返回

第二百七十八节 琉球事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八节 琉球事件 (第2/3页)

    一条小船把那个绿袍的官员接了上来,秦浩明冷着脸没好气的问:“你一个六品官,怎么和倭人挤在一条船上,丢不丢人,我大明没船了吗?”

    “回秦督的话,下官隶属于福州鸿胪寺,奉命去了琉球,现在回国要去京城复命。”

    鸿胪寺官员李春江虽然诧异于秦浩明的年龄和官职,但而是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能不恭谨吗?

    差点就莫名其妙的丧生海底,有冤屈都没地方说,由此可以看出秦督的彪悍。

    在秦浩明的盘问下,李春江把去琉球的目的一一道出。

    原来,现在的琉球已经被倭国岛津家族占有。如果不是琉球的使者冒死告知,大明还被蒙在鼓里。

    而李春江为了辨别真伪,冒死去琉球查看。

    一看,事情果然如此。如果不是琉球国王相救,估计现在已经成为死人。

    “李郎中,本督向你赔罪。”

    听到这里,秦浩明已经完全明白事情来龙去脉。

    琉球,也就是后世的冲绳,美国在日本的海军基地,这是后世每个中国军人心痛的地方。

    就地理位置而言,琉球群岛是控制日本,台湾和中国大陆出海口的一个重要锁匙,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可这,原本应该是中国的土地。

    大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

    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

    朱元璋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

    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

    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