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节 别样推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节 别样推销 (第1/3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复社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读书会文之地而变为争逐势利之所,早已失去张庶常本意,不知是否?”

    秦浩明目光坦荡,言语间毫不留情问身边的张溥。

    说完举起手中酒杯,遥敬众人一饮而尽。

    崇祯初期,由于张溥等人的筹划和努力,树起了以文会友的旗帜,来绾结天下士人的心,使当时的文人士气大振。

    一扫“宁坐视社稷之沦胥,终不肯破除门户之陋习”的明时士习,打破门户之见,以国家为重。

    年轻的张溥在阉势熏天的日子里,不计危殆,挺身而出,振臂而呼。

    他匡扶正义的勇气,歆动天下。

    然而,这只是书生意气,他在幕后操纵朝政,反被高官大臣利用。

    张溥企图借广收门徒以控制知识界、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

    而执政大僚则由此恶之,伺机制造事端,构词架陷。

    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溥最终在崇祯十四年抱着遗恨而死,年仅四十,留下了值得后人深思的无数问号。

    张溥一死,全国性的复社顿时失去了领袖。

    周延儒的身边就被吴昌时之辈包围,他们开始为所欲为,最后不但自己丢了性命,也促使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张溥似乎料不到秦浩明会如此说,要知道各地士子纷纷登名社录,争入张溥之门。

    其源因是由于他奖掖进门弟子不遗余力,大有把持科场之势。

    有人公开说:春秋两试,“孰元孰魁,孰先孰后,张庶常早已编定人选”。

    如今看秦浩明之势,不仅不加入复社,反而认为复社是藏污纳垢之所。

    “何以见得?”

    多年的心血被人说得如此不屑,张溥似乎心有不甘。

    “好修之士以文社为学问之地,而驰骛之徒则以文社为功名之门。难道张庶常不知?”

    在科举取士的历史条件下,文社的盛衰与科场的荣辱密切相关。

    秦浩明不相信张溥没有察觉到这种情况。

    这是实情,张溥难以辩驳。

    “唉,画龙画骨难画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复社初期大家齐心协力,上下奔走于朝野,致使有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