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节 临行之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节 临行之际 (第1/3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张云回去的时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对秦浩明的指示也奉若神明。

    今非昔比,谁能料到小小的三五百两银子竟然产生如此高的效益,甚至连第二批货物的定金也已全额到手。

    这也意味着他们只要专心成产便可,无需顾虑贩卖。

    听说海贸的利润亦是惊人,可那是提着脑袋的买卖。

    大海风高浪急天威莫测,血本无归的也大有人在,哪里有这般稳妥踏实。

    秦浩明也在做撤退之前的准备,事情已经基本办妥,应天府不是他的最后目标。

    他要北上了解对手,为将来做准备。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关系到华夏今后的国运,秦浩明不敢懈怠。

    另外,秦浩明想逆天一次,看是否有可能解救卢象升。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

    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铁骑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遣杨廷麟求援,高起潜理都不理。

    卢象升领兵至蒿水桥,被清军主力包围。

    卢象升自领亲兵居中,虎大威总兵护左翼,杨国柱总兵护右翼。

    结果两总兵全都无耻的丢下卢象升溃围逃跑,卢象升率亲兵力战而亡。

    高起潜随即不战而溃。战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寻获卢象升遗体,甲下尚着麻衣白网(服父丧)。

    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至此,大明再也无力回天,连战连败,最终亡于满清鞑子。

    客观评价卢象升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要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

    他有袁崇焕的“悍”,但无袁崇焕的“骄”;其“忠”不比孙传庭少,其“谋”绝比孙传庭多。

    秦浩明也知此事极为渺茫,唯有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临行之际,有些工作必须做在前头,该辞别的人也必须一一拜会。

    人脉积攒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半途而废。

    说起来在南京的十几天里,得益于复社领袖张溥、杨廷枢的关照,以及柳如是的推崇,秦浩明现在不管是在应天府士子还是青楼间都略有薄名。

    临浦才子秦浩明,便是有些人对他的映象。

    应酬无疑是一件很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