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节 天雄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节 天雄军 (第2/3页)

对他不利。

    军事行动,保密最重要。

    可明军却大张旗鼓地宣布出兵时间和路线。

    三军未动,师期先泄,这不是给后金鞑子军队充分的准备时间吗?

    现在就连他们都知道明军的行动部署,这仗还有得打吗?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三日,赵县紫山山麓,秦浩明他们终于和卢象升的军队相遇。

    “烦请通报,海陵卢欣荣卢伯玉,大兄卢象升卢总督族人。”

    趁卢欣荣和明军将士沟通之际,秦浩明细细打量周围环境和军队状况。

    卢象升的军队,是明末最强的军队之一,号称“天雄军”。

    天雄军之所以战役力强,与卢象升对戚继光军事思想的研读不有关系,这其中也有他本人的发明。

    天雄军的兵士,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且互相之间多有亲属关系,凝聚力极强。

    故一人战死,百人同恨,不死不休。

    与此同时,天雄军的中级军官,许多都是由富有战役经验的文官担任,这些人无匪气有血气,打起仗反而更勇猛,纪律性更强。

    当然如此凝聚力,也得益于卢象升本人的身先士卒,每次打仗,他都是冲在最前面。

    另外军队有军规:冲锋时,军官要冲在兵士前面,军官落在兵士后面的,战后定斩不饶,真是吃苦在前享用在后。

    百战精锐,铁血之师!

    不负天雄军之名!

    秦浩明久在军旅,虽说没有冷兵器时代领军的经验,可是眼力还是有的。

    判断一支军队是否强军,首看精神面貌,次看全军配合,其他才是内在的一些东西。

    他只是匆匆一瞥,卢象升的军队虽然装备不是很好,可是将士精神抖擞,互帮互助很多,这才是重点。

    这就是卢象升倾尽一生心血才练就的无敌雄狮,可跟满清鞑子野战而丝毫不逊色。

    崇祯九年一月,清军鞑子大举进攻宣府、大同地区。

    这两地自隆庆年间和蒙古封贡互市以来,曾经“六十年不识兵革”,当地守将不敢接战,只是龟缩堡垒消极防守。

    二月,崇祯把正在与农民军血战的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

    之后两年,卢象升在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