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节 无奈的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一节 无奈的英雄 (第3/3页)

渲染,指摘卢象升私自出战,以致大败。

    次日卢象升被崇祯下诏训斥,满腔杀敌之心,被泼冷水。

    保定战后,崇祯求和之心大起,杨嗣昌又添油加醋。

    为不让卢象升给议和大事捣乱,崇祯一面命卢象升进兵巨鹿,一面将卢象升本部兵马尽数拆分。

    所以才有卢象升亲自带领这一万兵马进军巨鹿的事情。

    认真说起来,崇祯是不希望卢象升丧命的,只是单纯的想把他搬开。

    可问题是满清鞑子早已经在巨鹿布下埋伏,等待卢象升自投罗网。

    而杨嗣昌想害死卢象升,则是卢象升自己酿下的苦酒。

    当日崇祯帝让他们私下沟通时,卢象升对杨嗣昌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

    长安口舌如风,你若唯唯从事,袁崇焕之祸立见,公何以处我?”

    卢象升这话也许旁观者不会感到什么,但是杨嗣昌听闻之后只能感到不寒而栗。

    因为袁崇焕被杀就牵涉了兵部尚书王洽和首辅钱龙锡,可见卢象升不合作的态度,已经令杨嗣昌感到自己主和的危险。

    在明朝凡是主和者,不论其动机如何,最后都难免有好下场。

    不仅主和的袁崇焕被杀,嘉靖朝的仇鸾、万历朝的石星都因为议和而被杀。

    卢象升此言毫无疑问地将杨嗣昌逼到了险境,因此杨嗣昌也就只能先把卢象升害死,否则,他自己也将面临险境。

    至于高起潜给卢象升捣乱,则是由于其人品成绩。

    太监没有后代,心理阴暗,唯有喜欢钱财。

    高起潜是崇祯信任的“御马监总管”,出外监军时常大肆索贿,如洪承畴、邱禾嘉等人皆大笔贿赂。

    唯独卢象升不买账,自然结了梁子。

    所以杨嗣昌和高起潜两人联手,加上崇祯本人也在战和之间犹疑不定。

    卷进这个漩涡,卢象升自然处处掣肘,于是三人就这样把卢象升逼入死地。

    而卢象升的殉难,则好比一根擎天大柱轰然倒塌,却也把大明逼入死地。

    之后杨嗣昌于崇祯十四年自杀,高起潜明亡后投降满清鞑子。

    时也?命也?

    不行,自己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定还有其他办法。

    秦浩明心里不停的转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