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事有可为 (第3/3页)
官不顾兵部处境,只会空言误国,请求“圣鉴允行”,即明确批准方一藻与高起潜议和。
此时杨嗣昌主导议和已经公开化,引起朝臣激烈非议,掀起弹劾杨嗣昌运动。
其中攻讦最力的是少詹事黄道周,他们表面上反对杨嗣昌“夺情入阁”,实际上反对他主导的对清和议。
崇祯帝于当年七月五日召集群臣于平台,让杨嗣昌与黄道周在御前辩论。
最后崇祯帝袒护杨嗣昌,贬斥黄道周等弹劾杨嗣昌的官员。
所以说,崇祯真是一个操蛋的皇帝,只是可惜大明英才枉死,君臣离心,大明江山沦亡,汉人劫难开始。
卢象升听完秦浩明言简意赅的话语,默默无言独自思索。
是啊!
眼前这个精明的士子凭着一些蛛丝马迹便可分析出自己的心态,更何况是沉浮官场多年,纵横朝野的杨嗣昌杨阁部?
自己是否想当然耳?拉上一万多兄弟的性命,是否值得?真能让皇上改变心意觉醒吗?
卢象升背负双手,踱着方步,清秀的脸上阴晴不定。
秦浩明见此情况,只是静静的等待。
过犹不及!
自己只能提点一二,当事人若不能自己想清其中厉害关系,他说再多反而不美。
“现皇上令老夫快速赶赴巨鹿,秦秀才以为如何?”
卢象升停下身,目光炯炯紧盯秦浩明,看他如何作答。
眼前士子胸有乾坤,他不敢等闲视之。
虽说心里有些计较,但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或许真如他所言,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未尝可知。
秦浩明心里的巨石终于落地,卢象升能够问计与己,说明他的心里开始松动,是个好的开端。
也不枉自己一番奔波筹谋!
“此一万人马去巨鹿乃必死之局,鞑子早有布置。然皇命难违,不可不从!
却是不知卢总督手里可否还有其他筹码?”
成功在即,反而要更加慎重!
秦浩明井井有条一一分析,临了不卑不亢朝卢象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