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 (第1/3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浩明做得好,不要理会这些跳梁小丑,他们闹腾不起什么大风大浪,这件事情稍后再处理。

    倒是你来得正好,不然老夫可要派人去请,有些情况需要帮忙参详一二。”

    听闻秦浩明诉说兵部员外郎的举止,卢象升根本不在意。

    第一步做对了,接下来就顺理成章。

    只是一会儿,刚刚舒缓的眉头旋即又皱紧,拿出几份朝廷邸钞递给他。

    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自己真的越来越依赖,概因他想法和思路,总有让自己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感觉。

    “卢总督如何看?”

    秦浩明匆匆把邸钞内容看完,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是信息量太小。二是邸报内容自相矛盾的事情太多。

    “老夫也有些拿不定注意,有些朝臣为此次大捷叫好,有些却忧心忡忡,说什么的都有。

    奇怪的是杨本兵和高监军的态度,他们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听说是偏向打一仗后再说,并且把此次大捷公告天下,大加赞扬。”

    卢象升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子,看来这件事情困扰他许久。

    摸不清对手的后着,他不知道如何接招。

    “今上的圣旨如何说?”

    想不清楚就先放过,秦浩明抛开其他问题,直接问崇祯的态度。

    “什么都没说,只有一句朕心甚慰,望卿再接再励,静候捷报频传。”

    卢象升细细回顾圣旨内容,缓缓开口说道。

    “难道此次大捷的犒赏,伤亡战士的抚恤等也没有提及?”

    秦浩明犹自不死心,接连追问。

    卢象升脸色沉重,缓缓摇头。

    秦浩明谓然一叹,崇祯终究不是雄主,没有战略眼光。

    鞑虏都已经打上门来,天雄军将士已经打出军威士气,竟然不知道抓紧机会,犒赏有功之士,鼓起因为鞑虏寇边而引起的颓废士气。

    不咸不淡的一句话,如何让朝廷上下一心,共驱鞑虏。

    秦浩明搞不明白,崇祯怎么可以刻薄成这样这样。

    按说作为皇帝,最看不上眼的只怕就是钱财。

    因为他钱再多也没用,既没什么可以买的,也没什么物事是皇上要不到的。

    反而是人心,才是他需要拉拢考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