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1章:八大行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1章:八大行首 (第2/3页)

是高的了。

    只不过活计并不是天天有的,而且这活计也是分季节,有忙季淡季之分。

    忙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接上二十五六天的活,就算不错了。冬季活少,也大都是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所以工钱比往常还要少上一些。

    照真实的情况这么算下来,他们一年下来的月平均收入,也就一贯钱多点。

    一贯钱维持一个月的吃喝拉撒,倒也足够,算计着花,也能有些积蓄,只不过吃的喝的,总是上不了档次的。

    像老孙头这种嗜茶之人,也是不能天天的泡茶馆的,一没有时间,二是他也泡不起。

    抽空闲忙的,能到这间茶馆里来点上一壶二十文的茶水,悠闲的坐上一天,对老孙头来说,已经算是奢侈的享受了。

    杨怀仁绝不是因此就轻视了老孙头,而是通过这一点,他觉得他是不是可以比较容易的请到很多像老孙头一样的工匠,加入到庖厨学院的建设中来。

    因为钱对于他来说,是最算不得问题的事情。

    杨怀仁还在酝酿着如何开口跟老孙头提起这件事,刚回到茶馆的兰若心,开始小声地在他耳边说着她这一趟去端王府打听来的消息。

    原来在泥瓦匠这个行当里,也是分出了八大行首,而他们的姓氏,恰巧是百家姓的前八家——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这八大行首,在东京城里,算是泥瓦匠这一行里最具有权威,同时也最具有人力资源的八家。

    像很多其他的行业一样,这个年代,行业里也讲究门派之分和传承有序。

    这其中的某一家,整个家族都是从事这个行业,手艺的延续,甚至传承了成百上千年。

    每个家族都有代表性的人物,或许是一个大家长的这样形式的存在,除了有责任把家族手艺传给家族中的下一代之外,也对外招收了许多徒子徒孙,也就是如此,形成了带有各自特色的工匠队伍。

    这样的工匠队伍,有点像后世的包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