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3章 拜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3章 拜师 (第1/3页)

    还真别说,武老的这一番话真的说到马磊生心底里了,其实马磊生一直认为,武再高,一枪撂倒,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热武器的杀伤力远远不是人所能抵挡的。

    武老继续说道:“其实国术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打和练的不同,其中国术有一个忌讳那就是是怕摔倒。在民间的徒手格斗较量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除两脚之外身体任何部位着地都意味着失败、屈服和‘栽跟头’。所以南方器重‘马’,北方推崇‘桩’。国术也多要求步距大、重心低、上身中正,殊不知这种四平八稳的技巧实用的代价是什么?”

    听到这里,马磊生也对武老的话开始感兴趣了,于是很配合的问了句:“武老,那是什么呢?”

    “这种代价有三点,其一,在‘抬腿半边空’等影响下,失去了下肢的进攻,特别是极富杀伤力的高踢和高膝强击。其二,最优秀拳种中的‘蛙劲’只不过是力求使动量沿人体某一路线尽可能低损耗、长距离的传输。还没有自觉地利用不平衡所产生的大质量部位的惯性运动来发力。其三,时时提防‘失重’必阻碍步与身的闪动和灵巧。上述我们所丢弃的东西也正是现在格斗中最宝贵的东西。传统国术是‘老人拳术’,‘老’是圣贤、权威和高深的同义词,而老年人当然是抬腿艰难,倒地危险了。这样,在授拳时掩盖‘圣人’弱点的托辞自然就是拳术忌讳‘不平衡’了。但是,国术并不仅仅是摔跤赛,以失稳换来凌厉的一击,即使倒地也值得。”武老有些感慨的说道。

    “武老,金刚一直说你是共济会乃至同盟军的第一高手。”马磊生好奇的问道。

    “哈哈,这个话你也信?你猜猜看我现在年纪有多大?”武老哈哈一笑,反问了一句。

    马磊生眼睛一亮,心中暗暗猜测,武老这么问,肯定他年纪比较大了,所以他也就朝大力猜:“武老看您面相也就六十多最多七十岁。”

    武老摇了摇头说道:“哪里七十岁,其实我都八十有六了。”

    “啊,武老有岁了?看不出,真的看不出。”马磊生连连感叹,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呵呵,你的刘班长有三十多岁了吧?”武老问道。

    “是的!”马磊生点了点头。

    “他三十多岁才当到班长,我猜测他很有可能因为出身问题不得升迁,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他的脾气暴躁,得罪太多人的缘故。”

    马磊生想了想还真是有这个可能。

    “我们练武的有四大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防病、诊病、治病,接下来的第二哥境界是强生、健身、防身。当你练武练到高深后,就能进入第三境界,可以益寿,益智,益德。所以以我现在这个年龄依旧身手矫健就是因为我练武练到第三境界了。”武老非常耐心的向马磊生解释道。

    “武老,国术练到高深能不能达到那种不怕子弹的程度?”马磊生问道。

    武老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国术练到再高深也不能抵挡子弹,但是练武的有四大境界,最后一个境界几百年来根本没有人踏进去过,那就是传闻中的修心,修道境界。听以前老人家的传闻,到了那个境界有种匪夷所思的神通,可以提前预知危险,而且生命力非常强大。不过人毕竟还是人,不可能违反科学原理凭空飞升。”

    听到武老这么说,马磊生终于明白国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武老,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国术还能发挥它得作用吗?”

    “当然能,国术是一种搏杀技巧,自古就有侠以武犯禁的说,因为真正的国术是需要生死相搏的,自从联邦统一后,国术就渐渐没落了,因为无论如何杀人是犯的,你可以想到,一味待在家中苦练,或者只是和同行搭搭手,试试劲,那无疑于自娱自乐。如果不能真正的生死相搏,如何能领悟高深的技巧?在这点上国外的自由搏击术和暹罗的拳的确有独到之处,他们的各种打非常适合现代战场。不过国术也有适合战场上的打,但是现在现在都慢慢失传了。”说到国术真正的威力,武老立刻jī动了起来。

    “我以前待的那支部队(海军陆战特战队)请了不少国术高手,当我们部队的搏击教官,不过看他们教得东西,都显得非常死板。”马磊生疑huò的问道。

    “哈哈,他们的家传武学大多都是依样画葫芦,老一辈的精华都没有学到,国术不可能靠一套秘籍或者口诀就能练到大成,必须要靠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因为那些发劲的方并不是能用文字完整表述出来的,而且很多秘籍在讲述发劲方时都有所保留,因为做为师傅的总是不喜欢被自己的徒弟超过,这样一代一代下去,失传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现在大多数人学得国术都是假把式,huā架子,用你的话来说就是华而不实。”武老有些痛心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