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战前特训(1) (第2/3页)
有一套,但是对于全面指挥方面他的能力还是略微有些欠缺的,在马磊生他们几人中,指挥能力最好的就是马磊生,接下来就是李红兵,而周仁与柳成则属于突击行动的那种指挥官
马磊生在周仁带这些准特战队员出来时,关照过周仁,让他多给这些准特战菜鸟一些指挥的机会,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适合指挥作战的人
在周仁宣布所有人分成两组,在雪地上进行模拟演习后,两组人很自然的就各自推选出一个领头的人
A组的组长是马国天,副组长是马国生,原来绰号土蛋,三狗的他们现在已经完全蜕去了年幼的青涩,在训练中逐渐展露出了他们的才华马国天平时非常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侦探说,所以思维非常灵敏而且缜密,而马国生则喜欢看那些动作片,一拳一脚直来直去的,属于那种非常勇猛的类型,不过他勇猛归勇猛,但是并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人A组的队员大多都是马磊生和赵国强最早收养的那一批孩子,他们一起生活了两年,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感情都非常好了
B组的情况则有些不同,组成人员都比较复杂,有被赵国强他们收养的流浪孩子,还有西方军区推选过来的几名优秀士兵,有像冯家三兄弟这样的军方世家塞进来的人员,所以他们之间可谓是谁也不服谁
最后为了选出指挥官,三方各出三人进行比试,由于选的是指挥官,所以个人武力并不是主要的选择依据,指挥能力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这次比试的结果差点把周仁的下巴都惊掉了,因为最出彩的竟然是冯海震这个家伙,由于冯海震上过大学,接触的信息和世面也比较多,所以往往会出一些奇思怪想的主意
在B组指挥官的比试中,他以遥遥领先的成绩胜出了,所以最后冯海震竟然成为了B组的指挥官,副组长则是西方军区的一名优秀士兵,名叫肖明
马国天他们由于接受了比较长时间的特种部队训练,所以他们在战术上使用的正反三角的战术队形
而冯海震则显得比较另类,他并没有使用均等火力分组法,他突发奇想的根据地形与雪地作战的环境采用了其他的配置分组法
虽然接受特种作战的时间不长,但是冯海震也没有被特种作战的传统模式思维所限制,他首先看重的是火力的持续性与火力的分配他将十二人的特战队组成了3:3:6的人员配置
前两组人员中,都有一名步枪手,主要是当重武枪或榴弹发射器)在装弹或其他因素而无法射击时,步枪手在此时便可提供持续的火力,一来继续杀敌或压制的任务,二来也不致因此而使这个组因失去火力而反遭敌歼灭,而另一个主因则是组的整体性与欺骗敌人的作用
但是冯海震的这种火力配置与人员分配也并非绝对性,虽然制定了所谓的火力配置的标准,但是在演习中,他完全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的,因此队形、火力、人员的配置,进攻的优先序列、方式、都非常灵活
当A、B两组进行演习时,马国天他们由于惯性思维,一直以为B组的人也会用相同的编组来进行战斗,但是没想到的是,当他们A组和B组交火后,情势完全不同
冯海震起先让各个组采用的是反三角的战术队形,但是一进入山坡或者丘陵时,他立刻让各个组改为了斜面搜索队形
斜面搜索队形在非平面的地形中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战术队形,对于战场情势的反应与组的指挥机动上,这种队形具备了完全的优势,因为它本身就是由数个完整的火力扇面所构成
冯海震他们的两个组在一处丘陵地带和马国天所带领的A组遭遇了,双方都在第一时间发动了攻击但是冯海震他们的斜面搜索队形在丘陵地形上反应度快,火力投射加凶猛
两个分别采用左斜和右斜队形的B组战斗队,不但能互相呼应,而且能互相支援,而且在火力完全压制了A组,场面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A组的马国天此时是在太憋屈了,原本他就有心和B组的人比一比,看看到底谁厉害,但是这样的结果他是完全没有想到
B组的冯海震并不知道,他灵机一动采用的这左右斜面搜索队正好形成一个军事上比较著名的阵形,那就是复式斜面队形
复式斜面队形在进行队形转移时特别容易,侧翼包围只需要指定某个战斗组的面整体进行转移到预定位置就可以完全展开火力完成战术部署了,同时也立刻能转换成双侧翼和三面包围攻击阵形
事实上,冯海震的指挥的确不错,队形移动与变换位置保留了原先的火力扇面与组的完整性,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那就是度与默契
如果是普通的战斗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