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六章 我的赛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六章 我的赛场 (第2/3页)

,相比起秀水一中93年就成为海西省二级达标高中,已经落后了十几年的时间。

    不过,从03年开始,秀水二中针对于教育和体育方面的改革卓有成效,四年的时间过去,在多方支持下,秀水二中招收了一批有经验和年轻的教师队伍,使得高考本科和重点升学率逐年攀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秀水二中每年通过体育特长生加分和特招进入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每年都能出十来个一级达标和三四十个二级达标的学生运动员,甚至被省队市队挑走,直接进入专业队的人一年也总有那么几个。

    校体育队除了田径外还有篮球、羽毛球几个队,其中篮球方面合作对接的对象是海西省内的一所大学,羽毛球方面则对接的是海西省省队。

    海西省羽毛球队实力不俗,是传统的强队,自从上一代到这一代的羽毛球运动员之后,明显有些断层的危险,也加强了对于优秀苗子的挑选。

    “体教结合”的路子如今已经成为了秀水二中许多教师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虽然依旧教学为主,但给予了不少体育方面有特长,学习成绩又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们一个新的出路。

    每年秀水二中招生办基本上都要下派不少教师团队,到各大乡镇,甚至还有临县的一些乡镇初中,进行一番宣传,招收学生。

    主要的群体之一,就是那些身体素质出色,但学习成绩比较普通的学生群体。

    这是被广泛忽略的一群人,中考的淘汰率在经济落后的区域比起高考还要残酷得多。在一些条件差的乡镇中学,成绩上不上下不下,有些还会在跟一些不良少年走上社会成为了边缘群体。

    体育这条路,虽然同样不好走,但至少给了一部分人一个希望。

    尤其是,当这条路前面已经走出了成功案例的时候,对于一些家长来说,是一根救命稻草。

    当然,真要说能够招收很多人,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至少有些风潮一旦掀起了,跟着改变的学校都有不少。不然以秀水这样偏远县的经济条件,想要和大城市学校一样,有体育加分特招,一二十年内都不太可能。

    “应该没那么快就能通过吧,估计还得有个几年的时间。”

    另一名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中年教师在人群里听到了讨论,小声地回答了一句。

    他是秀水县本地人,大学毕业后是在南秀市当老师,算是年富力强的那一群体。

    受邀回秀水二中任教开始是不太乐意的,不过后来看在秀水二中方面的待遇,还有展现出的精神劲头,以及毕竟是本乡本土,老家在这里多方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