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9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华夏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9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华夏风 (第1/3页)

    吴洪荣确实是一个好搭档。

    陈敏昊刚提出了要调整专辑中歌曲数量的想法,他便立马给陈敏昊重新梳理了专辑制作项目进度表,并确定了接下来两周的关键任务:

    目前陈敏昊写歌作曲的进度是4/6,录歌混音的进度是2/6,mv的进度是0/2。

    陈敏昊接下来两周的重心依然是写歌。

    在吴洪荣看来,陈敏昊这张专辑已经成功了80%。一张专辑除去少部分狂热的粉丝,它的受欢迎程度很大程度上最终取决于专辑的质量和听众的偏好,至于宣传、推广只是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张专辑的手段。

    陈敏昊目前创作出的4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经典。因此即便陈敏昊接下来创作的歌曲相对平庸一些,这也不会影响陈敏昊的第一张专辑《离别》就冲击白金唱片,甚至成为经典。

    但是,在陈敏昊看来,拿出的四首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编曲才是一场要打的硬仗。

    或许在吴洪荣,乃至绝大部分音乐人看来,创作一张专辑最大的难度是写歌作曲。但是对陈敏昊来说,真正难的工作是编曲。

    陈敏昊脑子里还有上百首地球的歌曲作为后盾。但是他对编曲的了解几乎为零。

    作曲和编曲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事情,一个人他或许没有音乐基础,创作写词还好,作曲也许还行,毕竟有感觉就可以了。但是编曲不是这样的,编曲你必须懂很多知识:

    最基本乐理需要懂,和声需要懂,配器需要懂,音乐风格需要懂,一般还要懂制作音乐,最重要的还要把耳朵练的很厉害。

    其实在现代音乐中,特别是流行音乐里,负责作曲和编曲往往是不同的人。

    作曲者重要的是对旋律的把握和灵感,而编曲者考虑的是如何用技巧体现这个旋律。简单来说,作曲者是给了骨架,而编曲者则是给了血肉。

    陈敏昊穿越后的世界并非是音乐的荒原,这里并不缺少编曲的高手,陈敏昊之前所有的歌曲都是吴洪荣找人编曲的,从效果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