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上 (第1/3页)

    永昌十六年,燕国大举入侵。

    燕国原是在大楚定都之后,分封给诸侯元烨的边境小国。燕国的地域虽小,但兵力却格外强大。借着天时地利的优势,燕国人从小便善骑术,国中也多为武将。此前景裕皇帝在位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收回了些燕国的兵权,以防止他们叛乱。而另一方面,又采取着“怀柔”的政策,虽是一统中原,但对燕国还是格外宽厚些。因此百年以来,两国也并无战事发生。

    然而在永昌十二年的这一年,元弈登基为燕王,一改往日的和平共处,训练精兵,四年之后,攻入皇城。此次入侵对于根基不稳的大楚皇朝来说,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燕国人采取“屠城”政策,但凡所经之处有士兵奋力反抗,不缴械投降,一律屠城。短短一月时间,楚国人口从原来的九千多万减少到八千多万,燕国人的部队还在壮大,而楚国的军队却已经完全抵抗不了外侵了。

    国库空虚,军队疲乏,这重重的压力几乎都落到了楚洛一个人的身上。

    年仅三十七岁的皇帝,在这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楚洛自知国力匮乏,便派遣官员前往战线求和。

    然而求和的使臣却是一去不复返。

    楚洛也明白元奕的打算,他现在正是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的时候,怎肯委身求和?身为大楚的皇帝,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做亡国之君,那么既然如此,也只有背水一战了。

    然而在择选大将军时,楚洛的心底却犯了难。

    前去征战的将军都已经一一败下阵来,楚国之中可用之人,实在为数不多。楚洛在位十六年,沿用的还是他二哥在位时期的遗留下来的重臣,且多数都是文官。而那些骁勇善战的武将,早就在明阳王篡位的时候,兵死城下了。

    这一混沌的局面遗留下来的后果就变成了永昌十六年的这一幕。

    国难当头,为了保住先主打下的基业,也为了楚国百姓的安危,江陵王楚瀛自请出征。

    楚洛面色沉重,面对着楚瀛的请求,他自知不该允诺。先帝遗留下的子嗣如今只有他们三人,襄阳王无能,可用之材便只有楚瀛。虽然之前因为长安的事情,楚洛将他贬谪岭南。但到底是血浓于水,如此危难的局面让楚瀛前去,于情于理,他都不该同意。况且江北失守、陇西失守,驻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楚瀛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

    楚洛凝神片刻,方开口道,“朕不允。”

    “皇兄!燕人大举入侵,百姓身处苦海,我等岂有贪图享乐,坐以待毙的道理!”

    “朕说了,不准去!”楚洛脸色更寒,语气中有无可抗拒的威严。

    “皇兄!”

    “下去!”

    楚瀛心有不甘地退下去了,长乐目睹这一幕,忍不住向皇帝开口道,“皇上,您为什么不让江陵王带兵出征啊?”

    楚洛望她一眼,冷然相对,“朕自有打算,朕打算派周川出征。”

    长乐心底一沉,她知道周川是德妃周若华的长兄,为楚国的怀远大将军,且德妃刚刚生下七皇子,周川一旦出征,若是死在了战场上倒还好说,如若大捷,那必定是要加官进爵,连带着后宫一起封赏。她自己盯着太子之位已经许久了,万万不可被人轻易撼动,想到这一层,长乐又一计上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