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唐 (第1/3页)
事实上,年初的时候大不列颠尼亚就有了求和的意向。但是这种寻求和平的意向一旦放在谈判桌上,就是另一码事情了。再者,大不列颠尼亚的国内主战派还是占很大一部分人。
直到帝国的军队直逼卡昂和瑟堡城下。
大不列颠尼亚人引以为傲的海上舰队并未能将敌人阻拦到他们领土以外的地方。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几件利器,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巨炮、坦克、海上舰队。
并不是说这几样武器不够强大,而是大不列颠尼亚人还沉浸在过往的,陈旧的战术之中。
舰船一旦离开海洋就毫无是处,岸防巨炮群在失去补和距离优势后也就没有强大可言。而帝国的远程突击舱和机甲的配合,直接就可以跳过他们的这些优势。唯一能与帝国机甲媲美的坦克集群战术,也因为战术上的缺失而无法完全展现它们的长处优点。
与大不列颠尼亚相比,帝国近一年多一直都在作战。帝国有一流的科研组织,他们每日的工作就是发现和制造新的武器,并且迅速投入实战检测它们。或许这也是帝国发动“圣战”的一个原因吧。
帝国为了这些战争,甚至不惜派出大量优秀的“间谍”渗透那些国家。在所有人还沉浸在各自的小世界的时候,帝国却在暗地里挑起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当初的北方要塞越境事件,实际上就是帝国内部的某些人一手推动的。而那场战争对帝国来说,只不过是牛刀小试而已。
40年底,在帝国的机甲部队刚一接触“蒸汽坦克”后,帝国高层马上就做出了应对。通过帝国国内存留的矮人群体向矿人联盟施压。促使他们不再向和帝国作战的几个国家出售一系列的武器,其中就包括“蒸汽坦克。”
作为交换条件,帝国允许铁炉堡的矮人在国内修建铁路和开设更多的矿场。
41年传统新年里火焰节还没有过完,第二批远征部队便开始整备向诺曼进发。同年的二月份,帝国新增的503团开赴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