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二十六章 返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二十六章 返京 (第2/3页)

部分】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药材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带紫色,有明显的纵直槽纹,没有绒毛。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鞘较大;叶片卵形,小叶3对,近顶端的一对无柄,呈1~2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10~14,长短不等,基部有2个线形总苞片或缺;小总苞片2~4,线形;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伞梗密被细毛柔;萼齿5,细卵形;花瓣5,白色,长卵形,先端狭尖略向内折;雄蕊5枚,花丝内弯;子房下位,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果棱5条,背棱线形隆起,侧棱发展成宽而薄的翅,翅边缘淡紫色,背部扁平。花期7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800~2500米高寒阴湿地方。常见于蜀、滇、秦、黔,青省、宁省也有。在甘省深山老林中曾发现有野生的。

    【采收加工】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药材性状】略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煎服。用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药理研究】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促进造血系统功能;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增强  免疫系统功能;抑制I、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对子宫具有兴奋及抑制的双向性作用;抑制前列腺增生;抗促性@腺激素;抗辐射损伤;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损  伤;保肝,利胆,促进消化,抑制胃肠的推动运动;具有抑制神经系统、松弛气管平滑肌、利尿、抑菌等作用。可抑制离体动物的子宫而兴奋整体动物的子宫。藁本  内酯对实验动物有平喘作用,对其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抗贫血作用可能与所含的维生素B12和铁、锌等微量元素有关。

    【化学成分】略。

    【使用禁忌】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月经壅滞,脐腹疼痛:当归、玄胡索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三片,水煎稍热服。

    ②治妇人血崩:当归、白芍、干姜、

    棕榈,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