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一零五章 禁军很惨 中 (第2/3页)
话和历代祖训一起,伴随着大周一直走到现在。
大周太祖用富贵荣华收拢了武将手中的权力,为武将加上一系列枷锁,层层制衡防范。外加历代之最的军队分权,大周成功控制住每个武将,居然没有出现一次主将携众叛乱的事件,这样的文治成果也被历代的士大夫推崇万分。
大周太祖当然对士绅大族抱有一定的警惕,所以柴荣设计的体系注重文武制衡,没有到大幅度影响军队战力的地步。但是好景不长,得势的文官们想要控制一切,彻底用链子把所有的武将拴起来,然后按照脑中设想的完美世界治理大周。暗黑一点地想,士绅根本接受不了皇权和军权制衡士绅,这个团体自从掌握主动权起,要的就是控制一切,包括皇权!
在军中根基不深的太宗即位后,面对武将总是心虚,于是开心万分地和文官集团联合,彻底把开国勋贵压制下去,太宗皇帝也在文官的笔中成为了圣君代表。太祖皇帝去世还不满五年,身为公爵的开国勋贵在御道遇到白身出身的宰执,就要站在路边向车架上的文官行礼。
之后便是套话了,什么大周的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粮食产量不断翻番,朝堂甚至有余力同时修理大运河和驰道……里面确实有文官集团的功劳,但貌似历朝初创,都是一样的吧?
太宗皇帝即位后,为了完成太祖皇帝的意愿发动两次北征,第二次的北征中被辽人射了一箭。新鲜了,征战几十年而闻名天下的大周禁军居然输了?要知道这仍然是征北汉、踏南唐、分出一只手就可以压制契丹的那批人啊?
事情没有结束,恼羞成怒的太宗皇帝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提高战力”,发下了著名的阵图。于是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禁军面对西夏和大理军队,居然一再败退。于是辽国人不断南侵打草谷,最终和大周达成檀渊之盟。
大周文官集团、士大夫集团彻底掌控军权十年后,大周历经数十年不断从各地征调精兵强将组成的禁军军团,失去战力;又十年,大周禁军失去对阵辽国和西夏精锐的战场优势;又二十年,禁军糜烂,阵图横行。
时间匆匆而过百多年,士大夫们终于实现了他们的终极目标:把武夫们当狗一样拴起来,需要用的时候就拉着去咬人,咬完敌人就赶紧再拴起来免得伤人。如果非要找一个标志事件的话,那么狄青得胜归来后,为自己属下求情却被级别相同的宰执破口大骂,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你那个部下,匹夫耳!得中进士者方为真好汉!”于是狄青的那个老部下,砍过百多个外族将士头颅的猛将,居然死在了一个世代刽子手的刀下,杀鸡给猴看!辽国的南院大王和西夏国横山诸将作为狄青的老对手简直不敢相信,战场上用兵如神的狄神居然会受如此羞辱而不反抗?!于是似有默契地,西夏和辽国收到狄青死讯后立即动兵,斩获颇丰……
本该与国同休、世代参军的勋贵后人渐渐明白了应该如何行事,不明白的都被打压下去了,开国勋贵如今只剩下五个将门还有些影响力,张李王樊马。这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