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22章 好戏开锣 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22章 好戏开锣 三 (第2/3页)

供热茶,和汴京商户百姓,尤其是做小买卖的多聊聊,多好的机会!

    和尚听完店家的提议,佩服这位施主机智的同时,表示自己不能做主,需监院大人定夺。又尬聊了一柱香时间,和尚返回屋内时水已滚沸,他赶紧把盛着冷水的铁锅换上,然后提着水壶出门。

    马如兰和刘素素一行人不愧是女子居多,在李家香铺的屋子里待足三炷香时间,才拿着店家的“名片”出门。

    小姜兰跃跃欲试地要跳出门槛,却被马如兰一把抱起。之前见过的那位和尚提着水壶跑过,若是姜兰跳了出去,两人相撞……

    姜芝嗔怪地点点小姑娘的头,直到小姜兰低头认错,才拉着她继续前行。一行人很好奇那个和尚干嘛去了,于是一路向前,发现很多人在排队。

    继续朝前走,马如兰看到刚才被小姜兰吓到的那个年轻和尚,正把沸水倒进一个大木桶,然后转身离开,还向她们这里唱了个诺。

    百姓排队,当然是用进门时拿到的小竹杯接热茶喝。万姓盛会所处的区域,每隔五十米便有几张大桌子围在一起,内里有几个僧人为百姓接茶。

    桌子上的大木桶用两层棉被裹得严实,上面的盖子要旋转几下才可以打开,当然也有棉被遮盖。木桶下面有出水口,只需一拧把手,便有滚烫的热茶流出来,很方便。

    沸水当然是在周围屋子里用炭炉烧的,水壶和铁锅一刻不停地烧热水,也是一种展示。冬至的这场万姓盛会,入口和出口是分开的,入口在南边,出口在东西两侧。所以百姓只能一路赏玩,吃着点心,偶尔喝口热茶,然后出门回家。

    马如兰一行人继续向前,见到了上百贯的砚台,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贵,那个夫子模样的管事还笑着说有更贵的,便在那几栋阁楼佛殿里。

    刘素素吓得轻呼口气,一向冷淡的姜芝毕竟是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心里有些抽抽。小姜兰掰着手指比较了一下,发现自己挣的铜钱居然不够买一块破石头,有些闷闷不乐,点心都不吃了。

    内城西边有几家传承上百年的药店,他们的大屋里还有穿着利落的好手防卫,因为有上千贯的人参摆在那里。

    一位朱姓学徒在那里介绍完这支百年老山参的神奇功效之后,便开始大谈自己的师傅是怎样一位悲天悯人、妙手回天的名医,说到动情处情难自禁,居然抽泣起来。

    伴随着一片嘘声,汴京市民四散,姜芝却清楚地听见,那只老山参是从女真人手里高价买来的,眼神再次发冷。

    印度和弯月世界的商人漂洋过海,冒着巨大风险来到大周,自然要抓紧每一个机会,让更多富庶高贵的天朝子民知晓他们的好东西,这样才不至于被汴京的豪商大佬压价太狠。

    有伤风化的乐椅、眼睛大小的绿宝石、奢华无比的地毯、精巧玲珑的琉璃器让某些汴京市民大开眼界。参加过多次万姓盛会的市民则在那里鄙视丢人丢到西域的土包子,然后吹嘘自己见过更华贵的,然后再来一人把他打断,继续吹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