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一肆三章 管家献计 (第3/3页)
民对酒精的热爱。
秦汉一统,四海归一。除盐铁外,庙堂公卿还盯上了暴利的制酒行业,用以充盈国库,限制各地豪强的财力。之后盛世到来,酿酒和饮酒有了各种讲究。
早期的酒因为工艺问题,很是浑浊。工艺越好,制作越讲究的酒,越是清澈。
酒圣、酒王等相继出现,写下一篇篇辨酒经,不愁吃喝的人家开始把清澈透明作为好酒的重要标志。前朝的诗仙大人到处混吃混喝,遇到清澈香醇的酒尚且吟诗一首,大周的士大夫在樊楼上,为一坛好酒不惜来场词会,也就很好理解了。
悠悠千载,大周立国。
绝顶聪明的士大夫们开动脑筋,想出了既不阻碍酒业发展、又能管控庞大酿酒业的折中办法。酒曲官卖,大周对酒业的管理让李响大开眼界。
大周部门紧盯着酒曲的生产发售,严禁私人制作贩卖酒曲。民店买到的酒曲也分两类,一种是堂食,就是说酿出的酒只能在自家店里卖。另外一种不限制外卖,却要额外交税。
明月庄刚开始开垦山地、兴修水利的工作,未来几年产出的粮食,够一半黄色户籍的庄民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公中倒是一直在收购粮食,但其中大部分是要低价倒卖给秦岭村寨的,不然那些村寨如何甘心受明月庄的控制?
李响颁布了严厉的禁酒令,少量秘密蒸馏的酒精,也只能用来医治伤员。
都是饿过肚子的人,绝大部分庄民对李响的决定打心眼里支持,只不过……总有受伤的大老粗偷喝酒精,为此不知惹哭了多少医卫处的女孩子,结果当然是换来鞭打、降级和关小黑屋的待遇。总有人屡教不改,张老头和刘小慈为了保住酒精,每日里防着那些憨货,操碎了心。
李响晃晃脑袋,“大周好些章程是很厉害的,咱们明月庄蒸馏些酒精自用,都要遮遮掩掩,若是酿酒拿去卖……”不到十度的酒,对李响而言,毫无压力。
成江海就不行了,眼圈发红,舌头发胀,“大周的宰执确实厉害。官差紧盯着酒曲,酒曲又和酒税挂钩。把酒曲数量和贩酒数量一对比,几乎一查一个准,没有大背景大靠山,谁敢动手脚。”
李响顺着酒谈到了正题,“那七户刘家,还没有夺下明月庄,吞下所有的产业呢,便在明月集的青楼楚馆放纵。能管束自己一二的年轻人,也就刘夏都等少数几个,我是不是高看他们了?”
成江海揉了太阳穴两下,坐直身体,他要尽到自己规劝的责任,“主公不可小看他人。”
“刘氏亲族没几个出挑的年轻人,这是事实,但不代表他们不能坏事。花梨班在明月集打下偌大的名气,肯定有达官大族作靠山。刘家的几个不肖子居然敢过去捣乱,调戏那几位清倌人,明摆着有人给七户刘家撑腰!”
“大周的绅宦大户,是要把某些刘家人当刀,把明月庄切开。然后那些大族豪商才会现身,挑起刘家内斗,分食明月庄的利益,最后再把刘家除去。”
李响凛然,心想:又小看天下人了,实在不应该!
成江海这厮居然会直言相劝?李响纳罕,对学识眼界日增的成江海更加欣赏。还真是一心造反,为此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周土著啊。自己作为庄主,是不是太小心,太颓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