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一地鸡毛 (第3/3页)
“还派人搅乱明月庄的作坊,结果呢?明月庄的庄民开始报复,明月集的泼皮混混全动起来了,火光冲天呐!最后还引得流民作乱,差那么一点,差点儿就造反了!”知州大人捏着枯瘦的手指比划一下,继续跳脚,“明月庄作为豪强,尚且竭力压制。作为国朝栋梁的绅民,却是如何做的?”
“本知州与诸位同僚尽心竭力,好容易在汉江边上搞出个明月集,为朝堂增加了一些赋税……”知州大人喘不上气,接过通判递过来的茶小抿几口,这才放慢语速道:
“偏生有人不顾大局,贪心不足,悍然出手。如今好了,北面的汉江两岸、明月集,甚至包括明月庄,都是一地鸡毛。本知州的考评没戏了,诸位也自求多福吧。”
知州大人用茶盖在茶杯上刮出好听的声音。在场的州衙属官和六房书办起身劝了几句,便一个个摇头叹气,回家破口大骂去了。
十堰知州心好累。
眼看圣熙二年就要过完了,知州大人前几天还喜气洋洋地看着账目,美滋滋地想:足足相当于往年三点五倍的商税,考评肯定能拿个上佳。寒窗苦读十九年,步入仕途十四载,终于可以离开十堰这种尴尬的地方,说不定还可以留在京畿道……
现实给了知州大人当头一棒,黄立仁对明月庄动手了。
明面上对明月庄下手的是黄成两家,但十堰知州在过去的大半月里,陆续收到了好多前辈上官的书信,大部分书信的意思是:老夫当年便听说你是个好苗子,只是运气不大行,到了十堰那种鬼地方。近闻你在任上干得不错,有空过来聊聊。老夫看好你,此致。
毕竟是读过几十年圣贤书的高级知识分子,知州大人当然明白那些书信的真实用意。
怀揣腻歪、欢喜与忐忑,知州大人挥毫写就回信。虽然有着各种担忧与不舍,他也只能坐视黄立仁的计划一步步进行。
黄立仁出手了,如今呢?一地鸡毛。
汉江两岸搞成这个样子,谁也没捞着好处,蹦跶最欢的那几家还损失惨重,简直是……知州大人知道,善后擦屁股的事情还得他来干,真是倒霉催的。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断人仕途,生死之敌。
知州大人一边在心底大骂黄立仁,一边强提精神,开始给十堰州的属官和武人写信,统一口径。要收拾残局,把方兴未艾的骚乱解释清楚,倒霉惯了的勋阳知府蔺养成最为要紧,谁让明月集就在勋阳府城的眼皮子底下呢?
将近凌晨三点,知州大人才把写给蔺知府的长文定稿并誊写完毕。
知州大人撑着眼皮,正欣赏着自家的书法,便听到院门那边传来争执的声响,然后有人敲响书房的门,“老爷,两位先生和都指挥使大人求见。”
知州大人疑惑地来到客厅,不知道两位幕僚和厢军统领紧急过来,有什么要事?
见礼之后,姓江的高瘦幕僚迫不及待地说:“后学敢问大人。若是有李响的大力配合,大人可有办法重振明月集,挽回考评的局面?”
刚用冷水擦把脸的知州大人“腾”地站起来,“此言当真?那李响吃这么大亏,暗地里谋取更多利益还来不及,为何要大力配合官府行事?”
“后学不敢胡言。咳咳,江南传来消息,官军大溃,刘成栋被围德清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