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两根钉子 (第2/3页)
荫子,晚年享受几日富贵,不敢奢求更多。倒是几位大人心系国朝,以文官之身甘冒矢石,得到几位宰执的青睐,当是不远。”
几位文官心下大喜,跟刘成栋好一阵客气。
双方不吝溢美之言,你说我是天下猛将,我说你是俊杰之才……城头遍布伤残军士,两副画面拼到一起,很不协调。
熊大春和三伢子等刘成栋的亲信赶了过来,几位文官吏员得了大好处,识趣地告辞。
当时官军战线崩溃,正在北进的刘成栋却突然要杀回去,抢县城。监军等几位军中文员,苦劝刘成栋不要自投罗网,失败之后只好继续跟着。整个杭州以北都乱成了一锅粥,他们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离开大部队岂不是送菜?
一举拿下德清县城,刘成栋部坐拥粮草军械无数,进可攻方腊军腰侧,退可固守西北面四面环山的安吉县城。监军大人一开始还不敢相信,反应过来之后大喜,想分战功好回到兵部,却有些不好意思。
亲眼看着监军几人下城,走远,穿行在繁忙的军士百姓间。听着城上城下伤残军士压抑不住的惨叫……刘成栋呼了口气,“廖先生可以出来了。跟这几位打交道,真是累死人。还好有先生准备的说辞,不然,本将真是招架不住。”
身着士子袍、头戴两角璞头、身形干瘦的廖士开从箭楼里走了出来。
廖士开本是苏州人士,早年家境潦倒,好容易考中了秀才功名,却再也不能前进一步。
人至中年,眼见妻儿挨饿的廖士开大哭三日,把圣贤书和秀才谱牒锁到箱子里,开始混社会的生涯。
私塾先生、官府账房、知县幕僚……厮混近十年,廖士开终于迎来人生转折,当上了德清县令的师爷。虽然也是“临时工”,但大周某些地方有一句俗语: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师爷。
廖士开没得意多久呢,德清县城便被方腊军拿下,他沦为了阶下囚。
看到县令、典史、教谕等人的下场,再看看县里大户人家的惨况,廖士开腿软了。他开始为方腊军效劳,应明部拉青壮、搜钱粮、抢大户的行动,背后多有他的指点,应明本人对他极为满意。
侥幸逃脱德清的士绅和小富之家,远远地把“廖反贼”、“廖扒皮”的名声传播开去,廖士开知道自己没退路了。方腊军若败,廖士开全家,甚至他老家的远房亲戚都免不了被清算。
没有靠山,便是反正也保不住小命。
于是廖士开一展才华,尽心尽力地为应明办事,把德清县城的库房填得满满的。他还时刻关注着永乐朝的大小消息,由衷地为圣公大人加油。
许是应了廖士开的侥幸愿望,方腊军一举击溃官军包围,攻略江南两路。廖士开激动不已,心里有了一丝曙光。
现实再次把廖士开打入谷底。刘成栋居然转了个大弯,一举夺下空虚的德清县城!
虽不擅长军略,但廖士开技多不压身,看过不少大周舆图,很清楚德清和湖州两个钉子对永乐朝意味着什么。不,是永乐伪朝!
廖士开看着刘成栋部的披甲精锐奋勇登城,杀溃方腊守军的场面,心说:“我果然还是不认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