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药材之困 (第3/3页)
。”
荆州药材的来源很好分析。
以襄阳为分界线,北面秦岭、伏牛山、桐柏山的药材,主要供应河东、京东、京东东路、京畿道和江淮两路,获利颇丰。襄阳以南、长江以北,也就是江汉平原的东西两侧,巴山和千里淮山只有少量药材被本地商号收走,主要是江汉平原自用,没有传统的优势市场。
在荆州进行大宗药材交易的商人,分为三类。最厉害的是四川豪商,这些人占据了江南市场;然后是人多势众、又有地利之便的荆湖商人,他们牢牢控制着荆湖两路和江淮南路的药材市场;最后才是岭南药商和西南番商,这些人比较惨,尤其是西南番商,手里好药一大把,却只能吃边角料。
讲完药材来源,成吏员清清嗓子,总结道:
“江南两路还在糜烂,江南战事迁延日久,庄主需要的药材难以计数。如此一来,庄主不如设法搅乱荆州局势,应能省下很多花销。”
成吏员拱拱手,坐到一边喝茶。
一旁的方维良目瞪口呆,心中已是翻江倒海:事情还可以这么分析?理法、道义先抛到一边,先把“因为,所以”的东西料理清楚,然后对症下药?蒙学的那些人又搞出新鲜东西了?
基本的逻辑思维和验证思维倒不是新鲜东西,只是方维良几乎不怎么待在庄内,没听说罢了。
李响朝成吏员点点头,有些腹诽:人家花了上百年时间,耗费老大功夫,才形成了今日的利益格局,哪能被轻易扰乱阵脚?但公中钱粮紧张,在江南的花销要尽量控制,荆州这里要建立一个货栈,留几个人专门办这件事。
“药材的价格再涨下去,公中吃不消。”李响搓着手指,绞尽脑汁地想对策,“荆州附近的药材商人一向弱势,西南番商和岭南商人更惨,咱们不如先拉拢这些人,瞒得了一时算一时。”
“马上开春了。老家那边可以提高药材收购价格,鼓动秦岭村寨和流民到更深的秦岭找药,抓紧制作更多的成品药。”
“等到了江南,少不得要多走走韩招讨使的门路。咱们也充当一次药材商人,参与国朝大军的药材供应……”
定下三管齐下的初步方略,李响正要继续商讨城外货栈的位置,就听到轻微的敲门声。
大牛憨厚的声音响起,“启禀庄主。有个叫钱金岸的胖大商人,拿着吴婶婶的信,想要求见庄主。嗯……他还说,他是四川来的。”
四川商人,还胖大商人?拿着吴小玲的信物?李响不明觉厉,看着成吏员和方维良。
方维良长期不在明月庄,地位也不高,不了解情况。
成吏员咳咳两声,“有一次听雷婶说起过,是有这个叫钱金岸的,早早便向我明月庄示好,暗地里多有合作。雷婶对此人的评价倒是很高。”
李响轻嗯了一声,便正襟危坐。成吏员和方维良站到李响左右,就像是两位狗头军师。
刘德成和丁史航先进来,微微点头,示意搜过身,便站在房间的左右两侧,准备随时出手。大牛显然受过谁的指点,紧跟着钱金岸走进房间,半步不敢轻离。
大圆脸肥得要滴油、小圆眼亮得要发光的钱金岸低头走进来,成吏员和方维良眼睛一眯:果然是胖大商人!
李响心下一凉:贼眉鼠眼。为什么走近自己的,就没几个好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