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0章 思维差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0章 思维差异 (第2/3页)

身份分成几堆。每堆人里先是商量或者争吵,然后推出一个代表。

    一共七位代表,就那么堂而皇之地摆事实,讲道理。有多少人,有多能打,砍过几个人头,都是争取名额的重要标准。标准很简单,复杂的他们也搞不来,却明显很贴合李响提过的要求。

    名额被初步分配完毕后,免不了有发牢骚的,愤愤不平的。先是争吵,有两堆人更换了代表,然后抓紧时间,重新谈判。

    第二轮分配之后,只有人数最少的那堆人还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自己这些人来自不同地方,都不是西王庙本地人,被针对了。他们派出一个鬓毛飞扬、嗓音清亮、身板挺拔的短须汉子,几招击败了其他代表派出的好手,多争取了两个名额。

    名额在七个人堆里被分配下去,此时的考量各有不同。

    没拿到名额的厮杀汉心中不甘,个别的甚至义愤填膺,却没有人跳出来吵闹。刘盛提前看到了三十个新招汉子,这三十人很快被庄主大人编入庄丁。

    “有意思,很有意思。”

    李响原本只想多了解一下江南武夫的真性情,同时给方维良等人,也是给自己示范一下“先调查,再判断”的行事方法。

    李响觉察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他看向方维良,恰好方维良也觉察了什么,把头转过来。

    “南人北人差别这么大?”

    “南北之间差异这么大?”

    庄主大人和方维良同时惊讶。

    也就是李响具备不拘一格、只论实效的行事风格,以及跳出大周桎梏的思维方式,才对南北民众的性格差异如此敏感。

    江南战火连天。面对李响这位来自北方的“大豪”,被视为粗鄙之人的江南武夫,居然能平心静气地分割利益?这种情况都不大打出手,反而先找人抱团,然后争夺利益,李响真是开眼界了。

    陕西边民坚韧剽悍,河东民户蛮勇无畏,燕赵侠客不畏生死,山东大汉义气冲霄。一言不合,拔刀对砍;利益在前,管你是谁。

    若不是在江南亲眼所见,李响怎么也不相信,面对改变生活的巨大契机,真有人能以“打嘴仗”的方式解决争端。而且还是一群大字不识、靠拼命过活的武夫?!

    庄主大人敏锐地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要紧。

    “本庄主让他们限时选出三十人,这种压力是一方面。”李响以手托腮,开始揣摩江南民众的思维模式,“但那不是最要紧的。没有拿到名额的人,之所以接受分配结果,肯定是拿到了名额的那些武夫对他们有承诺。这里面少不了人情约束,利益交换。”

    “这样吧,你尽快把一些繁杂事务交给丁史航和雷达几个年轻人。接下来一段时间,咱们不会出战,让他们多历练历练。”

    “以新招武夫的利益考量为突破口,探查这些人的所思所想,以及南人北人行事差异的根源所在,这样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本庄主也会从旁协助。”

    “我总觉得,这是咱们了解江南民众的大好契机。了解江南民众如何想事,如何办事,对本庄主在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