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章 允文点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8章 允文点兵 (第3/3页)

自己都差点儿被扣下。

    王后的染病离世,成为压垮段祺瑞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心灰若死,不想理会国事,整日酗酒,只为有更多时间怀念王后在世时的点点滴滴。

    “父王,您说句话啊。”段麟恬跪在蒲团上,含泪看向一动不动的父王,“向大周称臣可不可行,您倒是说句话啊。”

    段祺瑞看着王后的灵牌,仍然沉浸在回忆里。

    跪在外面的老陈宿将,以及过江投奔老国王的臣子将军微微摇头,都在心里叹口气,觉得大理国真是没指望了。

    “父王,儿臣好累,女儿好累。”段麟恬被赶鸭子上架,违背天性执掌大权以来,积累的压力终于爆发。

    段麟恬也怀念她的母后,这种怀念之情与压力相交杂,使得她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她膝行上前,抱着段祺瑞的腿嚎啕大哭,“父王,女儿受不了了。”

    “既然父王对什么也不在意,那女儿也什么都不做了,就等着高家或董家攻进腾越府,把段家的王子王孙斩杀一空好了。恬儿累了,恬儿陪父王一起死。”

    “女儿不想在杀人砍头的奏折上批注,女儿用笔勾掉的不是人名,而是一条条人命啊。女儿不想看某个地方受灾,然后死了多少多少人的奏报。还有劫匪欺负妇女的,有人给江对面通风报信的……女儿都不想看,不想看,恬儿好累……”

    眼泪流了一地的段麟恬,居然红着眼睛,就那么靠着段祺瑞的腿睡着了。鼻子一抽一抽的,还不时打个冷战,想必崩溃之后的段麟恬正在做噩梦。

    陆一鸣等人要么以头抢地,要么闭上双眼,不去看不该看的东西。

    许久之后,段祺瑞把陆一鸣和几位老将军叫了进去。

    “陆一鸣,你到大周之后将如何行事,仔细说说吧。”段祺瑞开门见山地问道。

    见陛下终于振作了精神,陆一鸣赶忙上报自己的详细盘算。

    段祺瑞听完后沉默半晌,点点头表示认可。他下压几下手掌,对几位表情愤愤的老臣子说道:“孤知道你们要说什么。你们这几个老家伙肯定要说大理国和大周一向平辈相交,如今大理国却向大周称臣,有辱国体祖宗之类的。”

    “大理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谈什么国体,还讲什么祖宗。退一步讲,孤之前的大理国主有称帝的,也有称王的,对大周称臣也不是一次两次,没什么丢人的。”

    “国势强了就硬一些,国势弱了就服个软。只要能换到大周的支持,就算听起来不好,又有什么关系?”

    几位头发花白或者全白的老臣张大了嘴。他们只是不想背有辱国体的这个黑锅,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陛下居然如此豁得出去。

    和段祺瑞走过几十年风雨的陆一鸣心中一喜,“陛下果然还是最看重亲情,为了子孙的安全,竟然逼着自己找回年轻时候的样子。”

    清明节当晚,饱饱地睡了一觉的段麟恬公主,在她的枕头边看到了父王用过印的国书。她把用词谄媚,低声下气的国书捧到心口,小声地抽泣着。

    三月初八,段祺瑞在腾冲府东门送别庞大的进贡使团,大理国公主段麟恬也在使团中。

    大理国主段祺瑞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不顾路上可能存在的危险,同意公主出使大周。

    “陛下,高董两家当真不会对公主下手?这一路上可是要穿过他们的老家啊。”段启平是段祺瑞的堂弟,是一位头发花白,身体佝偻的老将军。他忧心段麟恬的安全,再次询问道。

    看上去精神头不错的段祺瑞拍拍堂弟的肩膀,“放心吧,高家和董家的家主和族老没几个蠢货。”

    “如今孤还占据着大江以西,控制着一支大军。有你这位威名远扬的大将军在,他们又没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彻底撕破脸的。”

    “恬儿他娘,以及恬儿本身,平日里施药救人,不知有多少人甘愿为恬儿去死。如今恬儿更是为了大理国子民的福祉前往大周,高家敢为难恬儿,董家立马得势,相反也是一样。这种互相制衡的情况下,恬儿十分安全,没有比现在更安全的时候了。”

    “还有我那不争气的两个儿子,难道会眼睁睁看着恬儿被扣押?”

    段祺瑞心里还是紧张的,只是在口头上不断强调着段麟恬肯定安全。这位老国王讲出的理由不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陆一鸣等顶级聪明人一起分析得来的。

    “陆一鸣,杜晨幺。恬儿就交给你们了,就让恬儿在大周安生地活下去吧,别再回大理国这个泥坑。”

    段祺瑞强打精神,目送唯一的女儿远去。

    就像陆一鸣等人分析的那样,高董两家远远没有完成全面开战的准备、不敢贸然扣押深孚人望的公主、不想提前和名义上掌权的王子彻底撕破脸、没能摸清段启平军的战力、阻挡不了投靠自家的商人对财富的渴望……

    在高董两家有种种顾虑的背景之下,公主带领的进贡使团只用了不到半月时间,便进入大周境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