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战局诡异 上 (第2/3页)
营地不出。待虞大人醒来之后,或是收到朝堂的明确命令之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虞允文病情较重。
张天垒将护送虞允文先到南岸的美差交给了襄州水军统领,自己留在北岸附近,直到亲眼见到勋阳步卒登船远离江滩,这才向南驶去。
张天垒在船尾看着江滩火场出神的时候,方腊恰好靠近江边鼓舞士气。两人对视了一眼,但距离太远,都没有看清对方。
方腊收回望向张天垒那艘船的视线,皱眉看着大周军火器集中爆炸造成的惨烈场景,倒抽一口冷气道:
“大周军的火器,实非人力所能敌。”
“真是惊天动地,幸好大周军没有在营地中集中使用火器,不然吾的一万精锐不知能剩下多少人?”
“我永乐朝的火药工坊,还是不能大量生产堪用的火药?”
侍郎高玉看着被烧伤炸伤的士卒,心有戚戚地回答道:
“类似大周军毒烟火球、蒺藜火球这样的火器,杭州城内的作坊已经可以少量出产。但由于事故不断,保存困难,每日出产的数量一直上不去。”
“类似霹雳火球如此威猛的火器,工匠们还没有找到上好配方,造出的东西远不如大周。大周的火药配方改良了一百多年,且只在三个地方生产最好用的火药,可惜杭州城不是其中之一。”
“还好我永乐朝搜到了《武经总要》和《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不然真是无米下炊。”
方腊点点头,接受了高玉的说辞。
别说不知道最好的配方,即使知道,火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产量的一般货品。方腊在杀了很多匠人之后,终于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强求。
大周两百年积累,才有如今巨大的火药产量。即便如此,大周军用起火药来也是小心再小心,大小事故间或发生。
有一点让方腊很疑惑。火药这等军国重器,大周的士大夫为何要把几种配方写在书里,而且印得满天下都是?
辽国学去了火器,西夏也学去了一些,虽然远远比不上大周,但总归十分麻烦。方腊不知道大周的士大夫是如何想的,不过他也不怎么关心。
贺从龙检查了一些死去军士身上,火药造成的惨烈伤势,担忧地说道:“若是大周军集中上百架床弩,发射如雨般的火器,该如何应对?”
方腊先是打了一个哆嗦,然后仔细思考了一阵,展颜说道:
“不必太过担心,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