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城墙崩塌 (第2/3页)
方维良便如刚得到玩具的小孩,小心翼翼地在珍宝堆里四处乱窜,发现了不得的东西便一惊一乍,直到闪了腰才消停些。
方腊站在府库中央,静静地扫视着眼前的珍宝,眼中有得意,但更多的是不解。他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看来是个文人,就对眼前的东西恋恋不舍。”
“吾当初不懂,为何官绅富商们把这些东西看得比人命还重。现在还是不懂,不懂啊……”
“皇帝老儿为了建他的垦岳,大搞花石纲的时候,属两浙的造作局、应奉局最为卖力。”
方维良站起身,凝神细听方腊造反的心路历程。
方腊拿起一方酷似仙人捧月的砚台,狠狠地摔到地上,在方维良惊怒心疼的眼神中说道:
“有蔡京那个奸相为他们撑腰,淮河以南的地方官儿和富绅大户好生快活,觉得哪家的石头、木头和花草好看,就上去贴黄纸征收,还让百姓好生看护。”
“大部分好东西都被地方上的官绅大户拿走了,皇帝老儿没拿到多少。江南两路、岭南两路和福建路的百姓惨呐,自家的东西被人抢了,还要好生照看,还要被敲诈勒索。”
“被盯上的商户和富户,大多破家逃亡、卖儿卖女。”
“奇珍异宝、花石草木要送到汴京,沿途有上百万百姓提供钱谷民役。官员毁墙拆屋、凿开城郭、挖断桥梁、毁田拆坟……强行征用的商船和漕船怕不得有上千艘。小民出钱出力,误了农时,回头还要出钱出力补上窟窿,很快便有数十万人逃亡。”
“都姓方,五百年前是一家。吾姑且称你一声方先生,你现在应该清楚,为何有数十万人死心塌地追随我了。”
持续好几年的花石纲逼得很多人破家逃亡,属两浙的百姓受苦最深,方维良倒是听闻一些。但他没有想到,“花石纲”竟为祸如此之深,官绅大户打着皇帝的幌子,捞起钱来如此恐怖。
方维良弯腰拱手,说道:“在下长期担任掌柜,不敢以读书人自称,不敢称先生。大王直呼我名字便可。”
“哦,你称呼我大王?难道不怕被大周朝的大官儿当成叛逆?”
“既有数十万人追随,在下称呼一声大王,也是应该的。叛逆?已经有足够医治五千余士兵的药品进入杭州城,都是经在下的手,在下已经是铁打的叛逆!”
“你不怕李响惩罚你?”
“大王对我们寨主了解太少。寨主为人宽和,只要不是犯了白纸黑字写下的规矩,寨主大人顶多当面骂下属一次。”
“吾很奇怪。只算吾现在知道的,李响已经是大逆不道了,为何能隐藏得好好的?京西南路的官员大户都瞎了不成?!”
方维良嘿嘿一笑道:“寨主大人的藏拙本事可是与生俱来。”
“朝堂上有大人物维护,地方上有数千户人家仰仗我明月庄吃饭。寨主大人手里有上千乡兵,老寨主也在厢军中带兵,明月庄还背靠八百里秦岭……有了这些,便足以给外人以山里豪强的印象,进而隐藏自身。”
方腊心里居然酸溜溜的,摇头说道:
“真是狡猾如狐。吾至今也很难相信,李响竟是去年才弱冠的年轻人。李响派你过来,真不怕吾不守信用,将他的真面目公布?到时他不反也得反!”
李响被逼造反,永乐朝便减轻一些压力,这是很简单的事实。但李响既然把方维良派到杭州城,岂能没有安排。
方维良仔细思考一阵,认真地说道:“寨主交待过,若是大王问起这个问题,便如实相告。”
“首先,朝堂细查明月庄少说要花费三五个月,查出实据前是不会对明月庄动手的。我们寨主被逼动手前,江南战事一定尘埃落定。”
“其次,有能力且愿意向永乐朝提供大量药品和粗盐的只我们一家,换了别家跟永乐朝交易,大王府库中的东西至少已经消耗一半了。”
“再次,大王难道不想跟我们寨主交好,以防万一?江南两路的士绅大户恨大王入骨,能帮、愿帮大王的可没几家。”
方腊拦下几个大怒的近身护卫,哈哈大笑道:
“若真有项羽兵败那一天,吾死则死耳,又有何惧!落荒而逃,吾不屑为之!”
方维良认真地作揖,大声道:“吕布有赤兔马,有方天画戟,但吕布手下的小兵没有。吕布是猛将,活得轰轰烈烈,死后名垂青史,但吕布手下的小兵不是!”
“有几十万百姓追随大王,几十万啊!若真有那么一天,请大王多想想愿为你而战的士兵,多想想誓死不降的百姓,多想想那些人的父母妻儿。大王可以一死了之,剩下的数十万人,会是什么下场?!”
“大王忍心永乐朝的数十万臣民,都没个下场,任人鱼肉?若是不忍心,那就多想想,时候到了会想明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