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6章 得胜回山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6章 得胜回山 下 (第2/3页)

聊赖的状态。

    四眼仔和雷达凑过来,请李响查看投产没多久的器械作坊。

    轰鸣的加长作坊内,李响兴奋地看着土木包铁工作台上的一根根转轴、一个个齿轮、一套套轴承、一具具铁架等零部件,摸着傻大黑粗的铁木车床哈哈大笑道:

    “四眼仔,吾还以为得等到年底,才能见到铁木车床运转呢。你小子不错!”

    “只有架子用的是铁,转轴等金贵部件还是青铜?轴承也是只有铁木轴承和青铜轴承两种,换成用铁打造还要多久?”

    四眼仔得意地挑衅了雷达一眼,换来白眼也不在意。这厮扶了扶水晶眼镜道:“依照夫子的提醒,小子不再奢求车床能够更换部件,实现多种功用。钻孔的只钻孔,切削的只切削……确实像夫子说的那般,打造起来简单多了。”

    “然后小子将不同部件的改进任务下发给各位大匠,并定期组装试验,进行整体改进。后山的能工巧匠在份子的刺激下,一个个废寝忘食的,才使得铁木车床可堪一用。”

    “只是如今的车床只能使用人力和牲畜,还接不上水车,主要是传动变速部件达不到要求。”

    “铁木轴承是明月寨时候便有人会的。只要解决了密封油脂的难题,青铜轴承便可大量出产,取代铁木轴承。至于水车的核心部件转轴,目前只能用青铜,小子至今都毫无头绪。”

    “不知汴京南北两大官作局的大匠,是如何用铁造出如此笔直坚硬的转轴的。”

    听四眼仔这么一说,李响和雷达都看着靠墙放置的一根黢黑转轴不语。

    大周朝堂热衷于制造大水车、大磨坊,以此节省成本和人力,这也是看重工商的表现。能够用铁造出好转轴的,在大周有不下二十个地方,却属汴京大匠造得最好,积累最深。

    明月庄用短短两三年时间,便可以小批量生产可堪一用的转轴,已经是个奇迹。然而与整个炎黄大地在器械制造上的两千年积累相比,还是一点都不够看。

    李响有过催促过紧,使得后山的工匠医师搞出大篓子的惨痛经历,只好叹口气道:

    “接着改动吧。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手里的钱宽松一些,多拨些给后山。别想着直接用铁生产了,先试着用铜造几批,也许能触类旁通呢。”

    四眼仔“咕咚”、“咕咚”地猛咽口水。雷达双眼放光。

    直接用铜制造大批转轴、齿轮、轴承……简直是撒钱,真是大手笔!

    传动变速装置这样的高技术难题,在李响离开的半年内几乎原地踏步。只有后山的年轻人多吸收一些中华大地的算学成果,再辅以大量制造,传动变速装置才能进步。

    水力锻锤需要的传动变速装置非常简单,再加上甄老实修建的可调节水流小水坝,终于可以小批量投入使用。而不是像以前一般,造一台是一台,还经常趴窝。

    专门打造度量衡的核心作坊,永远散发着浓重的钢铁、树胶与油脂味道。

    李响特意来到这里,目的是查看不久前定型的全套三角尺,以及简装版游标卡尺。

    “奇技淫巧”尤其是器械营造,若想继续进步,现有的测量精密度和测量方式已经不够。

    直尺、卷尺、天平、量水器等基础测量用具一直在改进,结合大周已有原型的新式三角尺和游标卡尺也终于出现,算是一个不大不好的消息。

    重大的好消息也有。雷成和唐国豪等人通力合作,花费两年时间,终于初步掌握了炒钢法!

    明月庄的炼铁作坊,在圣熙三年以前只能打造百炼钢和坩埚钢。

    百炼钢很好理解,便是反复折叠锻打、逼出某些成分,最后得到钢材。

    坩埚炼钢法的原料太难得,只适合生产“镔铁刀”等利器。坩埚钢费时费钱不说,关键是产量很低,大周立国后几乎绝迹。

    在李响心中,不论是打造刀枪铠甲,还是秘密研究火器,抑或推动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钢铁都是重中之重。炼钢是核心。

    即使其它方面都原地踏步,但只要能大量运用炒钢法,明月庄的钢产量至少能翻上五倍到十五倍!

    炒钢法的基本操作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然后去渣,直接获得钢。

    原料是很容易获得的生铁,脱碳迅速生产快,所产钢材适用面很广,是炒钢法的三个突出优点。

    炒钢法曾经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

    相比之前块炼法、百炼钢和坩埚钢,炒钢法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使得炎黄大地上的钢产量踏上新台阶。

    自西汉末年开始,随着炒钢法的成熟以及大规模使用,大部分兵器刃器逐渐采用钢铁制作。钢刀、钢矛和点钢箭一度使得炎黄子民在和北方游牧蛮族的交战中占据绝大优势。

    之后炒钢法继续发展,和灌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