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桂金的亲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5章 桂金的亲事 (第2/3页)

农村妇女生孩子都是在家里,只有难产才往医院送。找的就是附近的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卫生条件可想而知。

    因此,孩子感染破伤风的几率就大,造成婴儿死亡率高,这也是韩道伟的娘说孩子收了一半的原因。现在生了孩子打一支破伤风防疫针,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不过娘家五天送“粥米”的习俗保留了下来,还有个原因就是娘家疼闺女,提前给闺女送些好吃的,好给闺女补充营养。

    因为隔着年节,二亲家商议好了,九天再去送“粥米”。桂花被婆婆待见,加上生了男孩,二奶奶家也不惦记她受委屈。

    而且在桂花女婿送喜讯时,就让他捎回去一百个鸡蛋,十斤白面,二斤红糖。

    姥姥把大舅妈的意思给二爷说了,二爷爷觉得合适,就和姥姥俩人去了他哥韩德财家。

    桂金一家三口在家玩纸牌,韩德财离不开轮椅,个子又大,桂金从小就帮着照顾父亲,因此,他一家三口基本上不出去串门,都是在家里活动。

    韩德财是一等残疾,每月都有工资和补贴,为了照顾他,国家每月还给他妻子二十元的护理费,而且在分口粮时,吃村里的平均数。

    因此,他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不是为了照顾二爷一家,估计他们应该不会回来。桂金高中毕业后,怕母亲一个人照顾不了父亲,就回家务农。

    桂金是村里学历最高的女孩子,又是军人的后代,回村就当了记工员,还兼着妇女队长。一家三口,过得温馨安宁。

    按说她五五年出生,年龄也不小了,早该订婚了。可她惦记父母,舍不得离开他们,亲事就耽搁了下来。她自己想着找个上门女婿,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她本身条件好,也不想凑合。

    大舅妈的堂侄今年二十六,当兵也十年了。如今,算是大龄青年。虽然是连长,婚事也不易。年龄小的差距太大,况且家里人还急着给他结婚。年龄大的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合适的也不好找。大舅妈提起来桂金,她娘家也觉得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