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语言天赋 (第2/3页)
眼前一亮,咋忘了文革前学校普及的是俄语,这又多了一种外语。
悠悠又重复了一遍俄语的晚安,迪迪有样学样,小嘴一张,两种发音脱口而出。这孩子真是个天才,发音特别的标准,几个孩子都跟着读。
迪迪急得跳脚:“不对,不对,是这样读。”接着,他又重复了一遍。得,不光有老师了,还有监督的了。
爸爸和妈妈听了悠悠和迪迪的发音,也惊呆了。“这俩孩子的发音真准,有学习外语的天赋,看来学外语确实得从幼儿抓起。”
悠悠汗颜,迪迪确实是天才,自己可是学外语的老油子,为了电子商城的业务,下过苦功的。
昊昊他们不认输,一遍遍的读着,不一会就熟练了。爸妈接着教了早上好、中午好和老师好。英语和俄语不同的发音,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兴趣,学的相当的快。
就这样,从日常用语入手,加上常见的用品名称,悠悠他们几个孩子,开始学习英语和俄语。会读了,爸妈再写下来让他们认,一点点的教给他们。
平时,说不定谁就冒出一句来,活学活用,不仅加深了记忆,也给生活带来了乐趣。爸妈会接着回一句,几个孩子听不懂了,就接着学习新内容。
姥爷被经常被几个孩子绕里面,欣慰的笑着,心情特好。姥姥就不行了,她老人家经常说的那句话就是:“把舌头给我捋直了,好好的说话。”
妈妈和桂金又开始等待录取通知书,张集高中的校长通过三舅找到妈妈,让她介绍学习经验。
妈妈把自己的笔记和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给了他,他回去就组织学校的老师,用蜡纸刻印了,印发出来,发放给高二的学生。
从恢复高考开始,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学习高潮。老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从小学三年级,增加了早读和晚自习,初高中的晚自习从两节课延长到三节课,晚上十点才下课。就这好多学生回到宿舍,还点着蜡烛自学到深夜。
高考让人们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