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5章 红裙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5章 红裙子 (第2/3页)



    现在的丝质绸缎,倒是凉爽舒适。但是丝绸还不如粗布结实,根本不适合经常穿着。再者,丝绸的价格对现在的人们来说,高的离谱。

    乔其纱就没有这些缺点,结实耐磨不褪色,穿上一年还和新的一样。而且好洗易干,一个晚上就能晾干,不耽搁第二天穿。

    它和防雨绸的最大区别就是,透气性好,夏天穿着凉爽舒适。因此,尽管价格高,还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银幕上的“红裙子”使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款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服装色彩和款式的变化。

    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自此,一个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在第28期第4版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

    文章中写道:“对行情反应灵敏的个体服装摊贩,迅速推出一批黄裙子。在西单夜市上,放眼望去,一排排黄裙子有如一丛丛盛开的黄玫瑰……”

    一篇报道迅速瓦解了红裙子统治的天下,女性着装进入了红黄并存的鲜艳时代。

    似乎是一夜之间,有些大城市全城的人都流行穿红裙子、黄裙子,你不穿就显得过时和落伍。

    各式各样的红黄裙子成了80年代中期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女性的时髦装束。

    没有想到,现在刚进入八十年代,红裙子就进入了深南市场。经历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在全国流行开来。

    现在,比较出格的款式和颜色,在人们的意识里,统称为奇装异服,思想上不自觉的就产生了抵触情绪。

    除了红裙子,还有蝙蝠衫和喇叭裤,蝙蝠衫也是乔其纱布料,喇叭裤则是涤纶的。白色的喇叭裤,配上红色的蝙蝠衫,还真是好看。

    不过在农村还是肥大宽松的衣服比较受欢迎,各种鲜艳的颜色倒是比城镇容易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