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5章 成伙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5章 成伙房 (第2/3页)

工作组,倒是没坚持多长时间,就撤了回去。听说别的地区,也有这种情况。

    省委派了调研组,最后决定尊重群众的意见,不愿意分开的村庄,可以保持现状。

    不过,群众愿意分开的时候,必须无条件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任何人不得阻拦。

    就这样,韩屯和石庙的两个生产队,依旧和原来一样,基本上没什么大的改变。

    石庙村的两个生产队,因为没分地,今年和韩屯村一样,接受了县种子站的委托,给种子站繁育齐麦一号原种。

    全县就剩下了这两个村庄没分开,县种子站为了便于管理,把原种的繁育工作交给了这两个村,并一直持续了下去。

    石庙的两个队,还加大了养猪场的规模,都建立了大型的养猪场,他们没有别的集体项目,只好在养殖上做文章。

    他们从夏季开始,也把属于自己的塘子坑围了起来,利用塘子坑养鱼。

    还有就是成了的独立的服装厂,单独给韩屯村的服装厂联系,收入归队里所有。

    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各村的服装厂却保留了下来,现在除了深南特区,国家依然限制个人企业的发展,服装厂成了村里集体经济的唯一来源。

    今年麦季,国家改变了征购政策,群众分的口粮增加了一倍,秋季收获更是全部分到了群众的手里。

    家里有年轻妇女的,都想法买个缝纫机,练上几天就能加入服装厂,先从简单的工序做起,一天最少也能赚一元多。

    整个秋季,从事服装加工的人数剧增,两个月的时间,从一万多发展到近2万人,大小服装厂800多个。

    姥姥和大舅妈及时调整了布局,现在韩屯村的服装厂,基本上不加工服装了。只留了一个组,以做样品为主。其他人都成了质检员,分别负责检验质量。

    今年童装热卖,款式种类也多了起来,各种漂亮的童装上市就被一抢而空,不过做工都比较简单。

    韩屯村每天的人流量那叫个多,拿货交货的,加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