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9章 招工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19章 招工人 (第3/3页)

是5万元,除去成本,一年收入1.5万元。

    光是这一千亩的果园,一年就是一千五百万,干什么也没这来钱快。

    嫂子,今年俺们东关的人都种菜,我就把自家的十二亩地,都育上了苹果苗。

    育苹果苗用工集中,临时找几个退休的技术人员就行。平时不用管,比种菜强多了。

    再说了,就你兄弟我这身体,还真种不了菜。好些人看我的笑话,说把地分给我,得撂荒了,要不就得让孩子们辍学。

    我偏不信这个邪,都种成了苹果苗。让他们看看,要想赚钱,光会种还不行,还得会看行情。”

    东关的土地少,每人不到二亩地。大部分地都种菜,收入比农村的三亩地都高。

    可是,种菜也辛苦。见天的在地里忙,就没个空闲时间。以前是队里统一卖菜,这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每家都得去卖菜,这也得占一个人。

    罗新才家孩子都上学,他还是个残疾,加上小五这个三岁的孩子,还真忙不过来。

    悠悠不仅从商城里给他订购了种子,而且给他处理好了,保证苗齐苗壮,能让他接着吹。

    苹果苗的事情刚忙完,援朝舅舅就催着姥姥去深南,他对组装收录机的事情上了心,关键是对收录机的高利润感兴趣。

    据罗新华说,组装一台收录机,至少二百以上的利润,不过产量也低,二个人一天才能装一台。还得有精密的机器,成本也高。

    不像组装收音机,不到一百元的工具,就可以了。组装收录机一套生产线下来,至少得几百万的投入。

    可是,收录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再过二三年,特别是随着学习英语的热潮,收录机就成了抢手货。

    八十年代中期,响遍大江南北的广告就是: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牌收录机畅销全国,厂房外等着提货的大卡车,等半个月还抢不着货。

    从八零年开始,收录机就开始畅销,主要是机关单位购买,家庭购买录音机的很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