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3章 尼龙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23章 尼龙袜 (第3/3页)

织袜子。

    这里的尼龙袜子,批发价不到一元钱,比悠悠的价格还低。

    家庭织袜倒是可行,投资不超过伍佰元,就可以生产了。一天产量一百双左右,即使每双袜子赚010元,也是10元的收入,两个月就能回本。

    现在,尼龙袜和锦纶袜还是比较受欢迎的,零售价格一直是国家的定价,在168188元。

    家庭加工袜子,主要是缺少原料。国营纺纱厂的产品,根本不对个体出售。

    深南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个人可以买到棉纱、尼龙纱和锦纶纱,而且是批发价。

    因此,要想发展家庭织袜,必须由政府解决织袜的原材料。有深南这个市场,只要政府出面组织,原料的问题很好解决。

    考察团的同志一致认为,家庭织袜是个好项目,符合临水地区目前的情况。

    悠悠让智脑论证振华公司的织布厂,智脑却给了个不同的建议,建个纺纱厂,给这些织布厂提供原料。

    建纺纱厂可不容易,投入大,工序多,用工量更大,不是一家一户能办了的。故而,深南除了国家投资的纺纱厂,还没有个体企业办的纺纱厂的。

    织布厂用的化纤纱,大部分靠进口,由于国外的技术先进,价格反而比国产的底,质量也好,这也是大伙不干纺纱厂的主要原因。

    可后世的纺纱机器便宜啊。不仅便宜,而且先进。在后世,纺织厂都是机器人,很少有用人工的。

    在非洲等落后国家,也有人工的纺织机器,和现在相比,算得上是世界级的顶尖水平。

    而且,后世的化纤原料也便宜,质量又好。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坐火箭也赶不上。

    纺制简单的粗支化纤纱,简直是太容易了。悠悠看着智脑给出的实施方案,得意的笑了许久。

    悠悠在网上找了个淘金客与摆渡者的故事,特意的让姥姥观看,就是为了让她明白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