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5章 鼠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55章 鼠灾 (第2/3页)

,可是件件价值连城,任何一件,都够这些人用几年的。

    10月2日,悠悠开车带着姥爷姥姥和迪迪,回到了韩屯。本来姐弟俩的户籍跟着妈妈落在了京大,学籍也转到了京大附小。

    迪迪还跟着上了两天课,可他一心想着村里的小伙伴,听姥爷说回韩屯,说什么也要跟着回去。

    悠悠本来就打算回韩屯借读,于是姐弟俩一块办了手续。

    近一个月没在家,韩屯的秋收已经结束,小麦都种上了。

    今年的中秋节,舅姥爷虽然不在家,不过他们早就商量好了,每人分了一万元的现金。悠悠家是最后一次参加分配,既然全家的户口都转回了京都,以后就不参与村里的分配了。

    今年村里的肉食厂,每天至少盈利5万元,大伙干劲十足,秋收秋种都没舍得停工。

    再说,村里有了从农大买回来的各种耕作机械,确实省工多了。特别是播种机,那是真方便,今年村里头一次,播种没用人工拉耧。

    今年的三秋,可是让人大开眼界。多年的二年三收的轮作制,彻底的打乱了。到处是绿油油的麦田,留的春地不到十分之一,地里还都长着萝卜和地瓜。

    原来在生产队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半耕地种小麦,一半留春地,年后种高粱棉花等春作物。

    再就是耕地整理的精致平整,生产队多年没解决的高岗下洼地块,今年都不见了,秋种的时候,被人们整理的平平整整。

    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种上了小麦。和往年相比,劳动量增加了接近一倍。

    人们早起晚睡,再也没有了磨洋工的现象,赶在秋分时节,把小麦全部种上了。

    由此可见,国家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多么的深得人心,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今年的秋种,还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雇人犁耙地。喂牛的人家,两家合伙,把自己的地犁耙完了,就开始帮没喂牛的人家犁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