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8章 粉条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58章 粉条厂 (第3/3页)

儿子一样,谁的钱都能花,亲爷俩说啥借不借的,让外人知道了笑话。

    你也别客套了,就让爱国他们给你贰仟元,你光买院子就得一千元,不得再准备点本钱。”

    红英的父亲也是个爽快的性子,痛快的回答:“行,我听老弟的,不过你是真的不懂,开粉条厂还真没啥本钱。

    人们大部分都是用地瓜换粉条,不用出钱买地瓜,只要置办下工具,就能生产。”

    舅姥爷也是个急脾气,自家人商量好,他骑上自行车就去找周楼村的支书。

    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并且周楼村的几个村干部都跟了来,来了就帮着割草。

    这两天沿黄河大堤的村庄,都在收割葛八根。韩屯村负责看管的大堤里程长,人口又少,因此收割的速度慢,别的村庄已经割完了。

    舅姥爷做为韩屯村的支书,儿子又是临水的地委副书记,在附近村庄的干部中,还是比较有面子的。

    边干活边商量粉条厂的价格,最后大致的定下一千元,回去再和群众商量。

    几个村干部都说:“今年虽然收成好,各家也趁钱,不过除了你们家,咱村还真够呛有能拿出一千元钱的。”

    红英舅妈的弟弟说:“俺们家也没那么多,是俺姐夫给的钱。”

    他们听了,都羡慕的说:“老哥哥,还是您有眼光,给闺女找了个好婆家。”

    农村的事情,只要是不太离谱,其实就是几个村干部说了算,和群众商量,也就是走个形式。

    当天的晚上,周楼村的意见就出来了,红英舅妈的父亲,以一千元钱的价格,买下了村里的粉条厂。

    由于之前他们刚磨过地瓜,粉条厂的设备都能用。第二天,放了一挂鞭炮,粉条厂就开业了。

    附近村里的群众,都把地瓜送了过来,好些都是没伤茬的好地瓜。大伙都说:“今年又不晒地瓜干了,地瓜多的没地方放,多换点粉条吃。”

    搜狗阅读网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