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6章 家属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6章 家属院 (第2/3页)

是吃多少领多少,家里基本上没有余粮。

    现在,村里蒸馍的人家都很少,大部分都是在食堂里买着吃,食堂一天三顿供应热馍,拿回家就能吃。

    好多人家中午晚上都在食堂吃,剩下做饭的时间,加班干点活计就能把饭钱挣出来了。

    拆旧房盖新房,收拾养猪场和牲口棚,各家的家畜也得建棚。年后,垫村台,外来民工最少得五百人,各家的青山羊都得圈养了。这些活计,都得以男劳力为主。

    大伙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年后再招收50名工人,补充到肉联厂和面粉厂,自己村只留管理人员。

    现在韩屯村已经招收了130名附近村的工人,肉联厂80人,面粉厂50人。每天两班制,八小时工作制。每月基本工资工资50元,奖金计件最高20元。

    所有工人基本上都能拿到70元的工资,比国家的正式职工都高。能在韩屯上班,成了男青年的期盼。

    农村从五八年实行集体经济,到八零年土地承包到户,历经二十多年的集体劳动,广大农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基本上跟着日头走,天明忙到天黑。没有国家工作人员早八晚六的时间概念,也没有午休的习惯。

    韩屯两班制的工作制度,早班上五六点到下午二点。晚班下午二点到晚上十点。除了晚上下班晚些,在人们的意识里,就是一天上一晌的班,农活挣钱两不误。

    在韩屯村工厂里上班的男青年,成了人们眼里的香饽饽,最大的实惠是好找对象,彩礼多少女方都没意见。

    过了夜里12点,村里的人才回去,已经进入新的一年了,家里的孩子们也都睡熟了。

    一家人总算是坐到了一起,姥姥拿着悠悠算好的帐,刚说了个开头。

    红英舅妈打着哈欠说:“姑,您说个大概数就行,俺现在才明白悠悠说的那句,钱多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