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9章 修路绿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79章 修路绿化 (第2/3页)

结果,可悠悠每次都会找姥姥墨迹。

    尽管韩屯村的道路是沙灰路,经过各种重型的卡车来回碾压,也不堪重负,路面布满了沟辙,坑洼不平。

    运建材的卡车连着侧翻了几次,终于引起了工作组的重视,向地委请示,给韩屯和新石庄两个村修公路。

    韩屯距黄河大堤一公里,东西南北道路加上街道,总共三公里。新石庄距离韩屯一华里,加上街道才一公里。

    两个村庄四公里道路,里程不多可路面宽,60米的路面除去两旁各5米的绿化带,需要硬化的路面50米。

    石庙村的其他三个小村都有意见,可修路的目的是方便工厂运输,他们了解情况后,也消停了下来。

    现在修路主要是靠人力,垫村台的民工又多了一项活计,帮助公路局修公路。

    悠悠又多了一项见识,八十年代初修公路的场景。

    路基下挖一米,最下层是三十公分的大石块,越往上石块越小,最上面是不到一公分的小石子。

    石块中间的缝隙,用碎石子和水泥填实,重型碾压机不停的来回碾压,石块石子和水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路基上面是二十公分厚的柏油路面,熬制柏油全部靠人工,刺鼻的沥青味漂浮了一个多星期。

    人多力量大,半个月的时间,公路就修好了。

    修路一开始,村干部就来找悠悠姥姥,让她帮助购买绿化树木。姥姥满口答应,出力的还是悠悠。

    这个年代,在道路绿化上,可以说是空白。通往县城的柏油路,两旁栽的是普通的毛白杨,遮阴护路还能做建材。

    韩屯村的群众,外出参观的亲眼见识过街道绿化,在家的看过录像。大伙都觉得还是绿化树木漂亮,自己村有公路了,大伙也期盼着栽上绿化树木。

    大伙议来议去,还是偏爱果树,最后决定栽种植株高大的柿子树。柿子树即是果树,又是比较好的绿化树。叶片宽大油亮,秋天柿子红彤彤的像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