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食堂 (第2/3页)
价廉。食堂人员的工资,由村里统一发放。
村里的食堂还是大锅饭,不提供小炒服务,不对外营业。
每天的中午一荤一素,早晚就一个素菜,咸菜倒是有几种,熟鸡蛋、咸鸡蛋、鸭蛋和鹅蛋,随意购买。
现在人们的生活虽然好了,可大部分人家还是逢年过节才改善生活,吃上一次肉。韩屯每天都有荤菜,生活水平算是高的。
韩屯村的人,也不是每天都吃荤菜,大多数是全家在一块就餐,荤素菜搭配着买。
村民坐在明亮的餐厅里,看着对面的广场上的伟人雕像,总是感慨的说:“他老人家带领我们,走向了共产主义社会!”
在韩屯村人们的意识里,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洋梨子洋耙,这些都实现了。
韩屯村的民兵队,每人配备了一套军服:军大衣、棉军帽、大头鞋,夜间巡逻时穿。这次倒是没用悠悠姥姥,是老首长特批的,军大衣全部是羊毛的,可真暖和。
全村的中青年男人,基本上是人人有份,他们里面穿运动装,外面穿羊皮军大衣。进屋有暖气,就把大衣脱了,穿运动服正合适。出门穿上羊毛军大衣,零下十几度也不觉得冷。
村里的妇女们,则是在运动服的外面,穿件呢子大衣,头上围条长羊毛围巾,从厂里到家里,紧跑几步就到了。
用她们的话说,就是还没冻透就到地方了。家里和厂里都有暖气,就是食堂里,都是暖和和的。
人们穿了几十年的笨重的棉袄棉裤,今年的冬天都成压箱底的了。
就是老年人,出门也是穿着棉大衣,从头裹到脚,头上带顶栽绒帽,小脚走得慢,晃晃悠悠的,特别的滑稽可爱。
老太太们都不愿在家待着,一日三餐非得去食堂吃,他们说了:“现在咱们村这么漂亮,每天不出来看几次,真是亏了。俺们和年轻人不一样,说不定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