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9章 火腿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9章 火腿肠 (第2/3页)

自动劈半锯的下方,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精准的从脊椎中间,将猪胴体劈成两半。

    劈开后的半扇猪,经过检验人员检疫后,进入精准分割车间,根据需要进行分割,每人负责一道工序,剔骨的、去皮的、切肉的。

    里脊肉、臀尖肉、肘子肉、五花肉,排骨、筒骨、脊椎骨,板油、膘肉、猪皮,十几种产品分门别类,被送入冷藏车间脱酸存放。

    这条屠宰生产线,每天可以宰杀1000头猪,30个工人就能轻松完成。原来的肉联厂,宰杀500头猪,需要80个年轻力壮的工人。

    分割好的精瘦肉,在冷藏车间,进行16个小时的脱酸处理。

    现在的猪都是正常喂养的,不喂激素和瘦肉精,瘦肉的比例低,只能达到60%,一头200多斤的特等猪,只有90斤的精瘦肉。

    即便是精瘦肉,脂肪的含量依然在25%左右。而鸡肉中,脂肪含量不到5%。

    后世的瘦肉型猪,不喂瘦肉精,瘦肉率也在80%以上。不过肉质吗,肯定没现在的好,关键是口感差,用老年人的话说,就是没肉味。

    用苜蓿草喂养的猪,瘦肉率能达到70%,而且肉质鲜嫩,氨基酸含量高,这是山本去地区食品站检验出来的。

    12月15号,火腿肠生产设备终于安装完成,进行试产。看了整个生产过程,人们再也不说,火腿肠和粉肚差不多了,两者差的太多了。

    生产火腿肠采用的是乳化肉原理,就是把瘦肉中的脂肪打成细小的颗粒,然后均匀分布在整个肠内。所以,单凭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出它里面的脂肪。

    为了让这些脂肪均匀分散,就要把瘦肉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作为乳化剂去稳定“磨碎”的脂肪颗粒。形成了火腿肠特有的质感。

    火腿肠的口感,就取决于这种胶状结构的强度。肥肉有助于保留只能在脂肪中稳定存在的维生素以及香味物质。瘦肉增加了胶状结构强度,吃起来口感好。

    为了增加火腿肠的口感,现在的火腿肠中精瘦肉的含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