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掌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掌兵 (第2/3页)

 以燕国长公主的权威,横行洛邑无人能制,如今更是兵马强壮,那些出了问题的商家,处置起来就容易多了,轻者处罚资金,重者可杀头抄家,以充其货,多少也增加了收入,哪怕在数千里外,也可以派出一些人手专门派出处理那些违规商人的手段,虽然有些敛财的举动,但是也没有大不了的。

    但是,在外界还好,身在其中,却让某些聪明人,总有些奇怪的联想,想到这里,陈曦突的停了下来,停住了脚步,心中浮现出四个字――羽翼丰满!

    这四个字一出,心中忽然就透亮了,找到了为什么觉得有些异样的原因;原来,只是区区几个月的时间,不经意中,这燕国长公主的势力,竟然已经颇有些羽翼丰满之势!

    是的,在外界看来,杨伊施政只能算是普通,粮饷不足,军队现在勉强也就万余人吧,对抗百万黄巾,只能作到守之,这几个月来只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就是剿灭了中山甄氏。

    这却算不得什么,甄氏朝中无人,联姻的家族也没什么太过能作为依靠的,再说甄氏也是罪有应得,至于去草原上和东胡人拼杀,这种事,外人根本不知道,知道也不会当做是真的。

    但是,陈曦的嘴角不由浮起一缕苦笑,身在其中,才隐隐感觉到一丝可怕。

    正军数目虽才刚刚过万,却经过多次补充,徐荣练兵,隐隐选拔人才,现在军中,皆是精锐,以一当十的那种,几乎是都在草原上历练过。

    而军屯之事,迁移军户,分配田地,打散重组,就连原本的涿郡人,也承了不少好处,受到了不少影响,至于新进的流民,更是感恩戴德。

    还有商队,虽不是他掌握,却也知道,能量还是相当大,盐、铁,各种军器,丝毫没有短缺,比如他的佩剑,可是比从家里拿出来的要好很多,要知道他们陈氏可是望族,门楣还要在甄氏之上的望族。

    家中嫡系子弟的佩剑,竟然还不如边郡所制,这怎么可能?

    陈曦没有再细想下去了,停止了思考,以他之能,隐隐见得这些许布局的痕迹,但是毕竟难以描述,更没有证据,也难以有其它想法。

    还是做事好了,这个世界,毕竟站在了这么高的起点,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

    大旗下,四五十名骑兵簇拥着一个瘦高的武将,武将身旁,一名文士正指着被团团围住的百多名残兵,说道:“孙将军,那人便是贼首邵兵,听说此人擅驰射,能于马背上左右开弓。”

    这孙将军身材高瘦,手足粗大,颧骨有些突出,看上去便是性格坚毅之人,他姓孙,名坚,字文台,出生于吴郡,是兵圣孙武的后裔,孙坚年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

    他十七岁那年,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

    孙坚见状,对父亲说:“这些强盗可以捉拿住,请让我去干。”他的父亲说:“这种事不是你能干得了的。”

    孙坚却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

    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

    而后,扬州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孙坚看着人群中的邵兵,轻轻笑了笑,不再看这些黄巾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