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名与器 (第2/3页)
,她还可以看见,淡淡白光是没有错,但是却还有些不同。
大部分人的白光之中,隐带着灰气,而极少数人的身上,则还有其他颜色之气,比如杨伊如今计算的关彝,竟然有青红之气,虽然不是很明显;再看过去,部分人的头顶上,都有着一些其他颜色之气。
而这,却是一门奇术,所谓之“天子望气术”;
这门奇术源远流长,曾经,黄帝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
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
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数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
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
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黄帝一卷《自然经》。
后来黄帝自《自然经》中学习参悟出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从农耕种养,艺术文化,制度体系,医药数学,军事宗教等等,而这就是传说中的轩辕望气之法。
轩辕望气法,此法由术士传承,观地理阴阳,查吉凶祸福,千里望气就可以知道。
后来这门奇术流入武林之中,得宗师修正,有内视,预测天气,看穿对手气机,窥得三才之变等神奇功效,后来为海外奇门东岛传承。
据说真正修成,那么凭借此法就可以望见地气,在这个时代,气也是真实不虚的,比如《史记》上就记载,高祖刘邦之气,皆成龙虎,成五彩!
民间还有传言:光武帝刘秀之气郁郁葱葱,待得日后成势,更是火光充天。
而那魏逆曹丕出生,据说有云气,青色而圆如车盖,终日笼罩在曹丕之上,望气者认为这是至贵之气,非人臣之气。
此奇术,此时正是当用之时,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声音:“殿下,关将军求见!”
田霖的声音甚是急迫。
“进来吧!”杨伊此时说着。
“殿下,末将有事禀报,末将察觉有民壮有不稳之事,请殿下示下,您说应该怎么样办?”关彝此时进了营帐,很是有礼。
杨伊听着,心中度量着,看着关彝的眼神,就带着一丝复杂。
根据记忆中的些许印象,关彝自然也不是无名无姓之人,只是他的祖父,父亲光耀很大,显得他一事无成,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名字,虽然得了关氏传承,但是却在季汉岌岌可危之时,之后随着投入姜维麾下,最后兵败被杀,史上还记载,他临死前,虽然被围困,也是手杀数人。
显然,他有着关氏一脉的忠勇传承,只是,此人能得吾所用吗?
此时,外面天色渐亮,营帐内却门户紧闭,光线很暗,映着杨伊脸色阴晴不定。
不知道为啥,关彝突然之间心中一寒,在营帐中有些不自在。
杨伊此时仔细看了过去,只见他顶上,只有数丝白气浮沉,大部分是轻气,这已经是显贵之气了,而且中心却还是有一根红色气柱。
其实,杨伊对关彝并不是特别看重,此等忠义之人,最会维护法度,这不只是本身的性格,还有着家族的荣耀负担在他身上。
就像是昭烈帝,她此身的祖父,若是和刘晔等汉室宗亲一样,投入曹贼手下,也能声色犬马一生,那是何等快哉!
却又何苦,中年之际,仍旧是朝不保夕的奔波着,这却才是大汉宗室,刘姓子孙方才应该做的事,皇帝贤良,则扶之,皇帝不行,则夺位之。
昭烈帝打拼一生,为的不是荣华富贵,这些他要是想,随时都可以得到,他为的却是大汉复兴,为的是道!
想到这里,杨伊也知道,该如何运用这等人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