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九章 论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九章 论道 (第3/3页)

笑着:“都下去,我去找祖父大人。”

    “是,爷,您还没有吃饭的吧?”下面一个管家说着。

    “你告诉夫人,吾一会再用。”说着,就向着一处屋子而去。

    这宅是城中一处旧宅,地上铺着砖,缝隙里长满青苔,今天天气晴朗,一丝云也没有,夕阳已经快落尽了,金黄色的光洒落下来。

    到了一处屋前,就看见了李光,李光本是朱提郡太守,去年,杨伊登基之后考察各郡官吏,一批年迈者被罢官回乡,李光就是其一。

    李光回乡后,见得这孙儿可用,就放在身边培养,连忙上前:“祖父!”

    李光“嗯”了一声,回转身来,不为官了,他的精气神倒是好了些,用柔和的目光凝视了一下,问着:“有事?”

    “祖父大人,的确有事。”

    “我们去书房说。”李光背着手,走向书房,二人一前一后,到了里面。

    到了里面,就把油灯点上了,又有仆人上了茶,退了出去,李光轻咳一声,坐在了椅子上,盯着李密不说话,李密抿了抿嘴,说着:“陛下今又扩锦衣卫,又建内卫,又任命妇人为将,这实是可虑。”

    说着,他就一一把这事前后说了,说着:“人主之道,是修治生民生业的大道,怎么就搞这些阴私呢?”

    李光听了,望着窗外只是沉吟,片刻后,沉静说着:“你这话就不对。”

    李密一惊,问着:“请祖父指教。”

    “我此前和你说过,权变,你学的是儒术,我又教你权变计谋,不想你天资过人,几乎毫不间滞就得了真意,才有今日之语。”

    “人主用道,是为了治政,在要能有利于基业社稷,就是有用的,就如五谷之外,还要药石辅佐,药石之外,又有小术可用,陛下处事有方,这女卫世祖之时就曾为之,原本就是朝廷正制,建之又有什么不对呢?陛下又没有大肆抬举这些。”

    “我说的不是不能用,只不过是警惕防范而已,而如今儒士方为天下支柱,陛下当用儒士。”李密听了,不由涨红了脸,内卫和锦衣卫做什么的,李密很是清楚,他反对的主要是此,只是内卫是女子,才更引人注意一些。

    李光笑了,凝视着蜡烛悠悠跳动的光苗,说着:“儒士,呵呵,我先是学儒,又是学道,都不算纯粹,但是也正是这样,才能作局外观。”

    “众道有争,百家争鸣,儒术自七百余年前诞生,当时不为各国所重;三百年后以汉兴,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占儒术,而当时汉制还是杂以王霸,不是纯用儒术。”

    “此后,儒道却渐渐兴盛,排挤众学,成为正统。”

    “自世祖兴炎汉后,炎汉已是王和儒共治天下矣。”

    听到这里,李密很是不安,说着:“是王和士大夫共天下。”

    李光站起身来,疲倦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郁,说着:“哪个士大夫不是儒士?”

    顿了一顿,又说:“其后汉帝,各有所制,儒脉实力逐渐增加,皇权逐渐削弱,而到中平元年,竟然酿出黄巾之乱,天下震动,此后何进匹夫无能,酿出董卓之乱,才有这三国之世。”

    “仲汉气数,中断在了中平元年,朝中士大夫实是其心可诛,而归根到底,实是儒道和士族结合之后,独大难制,就与当年大周之时分封一样尾大不掉。”说到这里,李光住口不说。

    听到这里,李密心中冒着一大团火,一时谁也没有说话。

    只有外面鸟类回巢,偶尔几声,打破这寂静。

    许久,李密才勉强压住了心火,苦笑的说着:“祖父,我还不是纯修儒术,听了这话,也觉得心中冒火,祖父这话你以后不要说了。”

    “我知道,贤明皇帝,无不是心有定数乾坤,都不用纯儒!”李光说了这话,也有些恍惚,说着:“我说多了,本意我就是指点你,当今陛下有开国之气,千万不可用纯儒争论,以免祸端。”

    “当然,二世之后,后来皇子如是年幼登基,没有这见识,也没有这底气,必是儒教独大之局,我家子孙就必专于儒术上进取,以免被这滔天儒道所排斥!”

    李密听了,全身一颤,抿了抿嘴,终于叹的说:“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