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汉终有飞天时(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汉终有飞天时(四) (第2/3页)

防御的目标是何处,自然是人尽皆知了。

    孙氏的名声如何,也是人尽皆知的,当然因此而引起孙皓的狂怒,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事。

    如今炎汉方面,该撤的人早就撤了,商队随着凉州攻略的展开,也都转向目标了,而且南面,随着霍弋展开的攻略,都有着更好的目标,而且炎汉官造工坊出品的诸多商品,随着打通凉州和南蛮的通道,并不愁商路。

    如今反而是吴国的世家掌握的商队,在朝着炎汉贩卖粮食以及被禁运的铁石,换来精致的商品运回、

    汉中郡,此时夏天的躁热已然临近。

    宴后,杨伊目送陶基出去。

    刚才在家宴上,陶基婉拒了在驿站继续居住的安排,说着:“哪有这样的道理,之前遇到横祸,在驿站中住,是权变之策,现在老朽也要重新安家。”

    又说着:“以后陶家就仕炎汉,才能报得陛下礼遇之恩之万一。”

    杨伊目送着陶基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出殿,心中兀自感慨不已。

    想到之前,刚为摄政时,将军桀骜无比,文臣各怀心思,想要做事,却是极为困难,想要招募一二良才,还没没被人拒绝,就是亲自求上门去,也得思虑话语。

    眼下却是,良将谋士主动来投,朝中人才济济,最后连敌国的士族,只是稍微帮手一二,就得全族报效,当真是百感交集。

    现在羽翼丰满,上下文武一心,共同辅佐,如今这天下,已经不再是难事了。

    这时外面已经是雨的世界,一片雨点打了下去,不过,就算这样,行在中各处守护的卫兵,也站得钉子一样。

    不少內官和女侍来来往往,给这座逐渐庞大的行宫增添了许多生气,哪怕杨伊不愿意大肆扩建,不过还是不知不觉的兼并了周围的民居和府邸,这行宫,比着之前,已经扩大有三倍了。

    向着御书房而去,风带着水气迎面扑来,杨伊精神一振,慢慢行走着,到了书房,这时,已经有女侍正在檐下,扇炉子取着天泉之水煮着,看见了杨伊,连忙行礼。

    杨伊笑了笑,挥手令她们继续,自己进了殿中。

    来到书案前,拿起案上密信,思索起来。奇书网

    这封信,是陶基带回,信是青城山天师道掌教所写,口吻恭敬,不过只是简单表达下愿意报效炎汉之意,让杨伊沉吟起来。

    “这天师道也终于要和朕联系了?”手指轻轻扣打桌面,片刻后杨伊冲外面唤一声:“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一个内卫从外面步进来,恭敬的朝杨伊问着。

    杨伊将旁边另一封信函递过去,说着:“将这封信交到贤妃手上。”

    贤妃则是新年时,新立的妃子,后宫改制,皇后为尊,又立贵妃、淑妃、贤妃、德妃,待遇视为正一品。

    其余各妃则为正二品,然后就是正三品的昭仪,正四品的婕妤,正五品的嫔位,正六品的才人,正七品的常在,正八品的选侍。

    作为帝皇,必须要选妃联合众臣卿,特别是武将家中,不如此,武将在外惶恐,也是一个难题。

    贤妃是诸葛果,是当年先丞相诸葛亮的孙女,也和天师道有些瓜葛,如今奉命统领内卫。

    “是,陛下。”这内卫接过信函,朝杨伊行一礼。

    此时,翰林学士李密和陈寿进来,李密当先说着:

    “陛下,建邺那边传来消息,前段时日,陶家竟然可以安插了选侍到吴王宫中去,关键时还闹了一出在吴王面前暴死的戏码。”

    闻此,杨伊也不甚吃惊:“陶家也是经营了几百年的郡望世家,盘根错节,有能力做下这事,不足为奇。”

    “只是这样一来,让孙皓却更是恼怒,据说现在吴国,又一次清理,有几个可能和陶家有关联的世家都被调查,甚至有不少人入狱,使得人心有些浮动!”李密此时接口说着,语气里带着淡淡笑意。

    这便是政治了,陶家做下这事,肯定要坑了不少人,不过陶家如今已经舍弃了吴国的基业,这些当初交好的世家,自然也就没用了,以后若是炎汉兴盛,哪怕被坑过,这些世家还会找上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