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华银集团成立(4100字大章,求订阅) (第2/3页)
与华银集团的合作肯定是要有的,但是荣乐肯定也会有自己的商业计划,这里面的事情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了(主要是怕404大神!)。
今天来到这里的肯定都是香江华人财团中排得上号的,所以赵国立不可能只陪着荣乐,两人寒暄了一番后,便分开了,而荣乐则是被霍沙皇拉到了他的圈里。
同时在霍沙皇圈里的还有董公子。
“荣生,你可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啊!可惜了这次我没有分到这块蛋糕。”董公子羡慕的说道,董公子属于后续加入汉唐会的,当初皇朝置业上市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汉唐会,自然也没有持有汉唐会的股票了。
随着世界船灾如寒冽的海风掠过全球各大港口,港口成为了停航船只的坟场,船租暴跌。东方海外盈利一泻千里,负债高达14亿美金,可以说现在的董公子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主要是他的老爷子给他挖的坑实在是太大了。
荣乐依然是老词新调的笑道:“都是运气,我们也没有想到港府会在这个时候颁布这条法令,本来我是准备亲自入场了都。”
董公子道:“运气也是势力的一部分,相信自从这一战后,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怀疑荣生了。”
皇朝置业的股价还在一点一点的攀升,成为了香江为数不多的几个股价不跌反升的几大地产公司之一。
巧合的是另外几家也在,李超人的长实,郭德胜的新鸿基,他们的股价在香江地产市场寒冬的时候,也是迎难而上,略有升幅。
霍沙皇笑道:“好了,今天大家是来放松的,就不要再讲公司的事情了!”
霍沙皇德高望重,不管是荣乐还是董公子对于霍沙皇都是十分尊重,见他这么讲,也就不再探讨公司的事情了,其实董公子还想询问一下荣乐对于航运业有什么看法的,但是现在看来只能等到以后再问了,反正同为汉唐会的成员,这样的机会肯定会有很多的。
此时的东方海外虽然外债惊人,但是还在正常的运作,真正让东方海外一蹶不振的是明年,东方海外在1984年亏损的额度将会达到9.7亿港元!
1985年东方海外得到了汇丰银行提供的38亿港元的备用信用贷,但是东方海外依然是无力回天,盈利的80%都将作为银行的利息,当时东方海外被称为‘为银行打工’。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此时的董公子还是寄希望于自己能够像荣乐一般,守得云开见月明,等来航海业的回暖。
与董公子同样心情不美的还有新鸿基银行的冯景喜,去年的时候新鸿基银行正式成立,可以说是冯景喜的事业巅峰,但是也仅仅是过了一年都不到,新鸿基银行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挑战。
刚刚进入1983年,受大环境影响,香江已经接连倒闭七家接受存款的公司,而新鸿基也陷入了困境。
所以此时冯景喜虽然前来参加了华银集团的舞会,但是眉宇间的愁容还是有的,不过冯景喜深厚的底蕴,让他认为自己可以带领新鸿基银行走出这个泥潭。
此时曾经的新鸿基三剑客也站在一起,正在讨论着什么。
“老冯,你那边还能不能挺住?”郭德胜问道。
冯景喜苦笑一声,道:“还可以,不过现在大形势不好,只能选择观望了!”不管是新鸿基地产,还是恒基兆业此时都在逆市增长,而唯独自己的金融帝国陷入危机,这让冯景喜有些挫败感!
李钊基突然在旁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冯景喜神情一喜,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李钊基笑道:“现在香江最火的就是荣乐了,如果荣乐能够入股新鸿基银行的话,那么对于新鸿基肯定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李钊基的话让冯景喜心头一动,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凭借皇朝置业一役,荣乐此时在香江的声望正隆,再加上荣乐手中庞大的现金流,如果他能够入股新鸿基银行的话,对于新鸿基银行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依照荣乐这几年的投资来看,他投资的公司,一般很少参与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