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海托震荡(日更一万二,求订阅!~) (第3/3页)
的动向调查的非常清楚了,所以在沈弼的心中认定了荣乐现如今只能选择稳步发展自己的银行业务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让沈弼有了一时的麻痹,而没有及时得到消息,荣乐今天会见财政司毕列治的消息。
同时沈弼在接连会见了李超人,包船王,利国韦以后,得到了他们肯定的答复,将会与汇丰加大合作的力度,这也让沈弼对於恒隆银行的警又惕降低了一个等级。
......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至。
时间来到1985年6月6日!
港府财政司突然发表声明宣布,海外信托银行‘无法偿还债务’,停业两天,银行监理专员亦发表声明事件不会波及其他银行,港府已采取相应措施。
消息传出,立即震惊了整个香江,海外信托银行与恒隆银行可不相同,恒隆银行当时被港府宣布接管的时候,只是香江的一家普通的中等银行,而海外信托银行则是香江的第三大的本地注册银行,仅次于汇丰与恒生。
海外信托银行的创始人为张鸣添,祖籍闽省,是马来西亚富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江,澳大利亚及美利坚,加拿大均有庞大的投资,业务遍及金融,地产,酒店及制造业。
张鸣添在1956年创办海外信托银行,当时的注册资本为600万港币,其目的就是有效的为粤省籍以外人士提供服务,因为那个时候香江的银行很少为粤省籍意外地人士服务。
进入60年代初的时候,海外信托银行成立了第一家分行,实收资本增加到了1000万元,1968年张鸣添又收购了周羲年家族的工商银行股权,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972年的时候海外信托银行在香江上市,大股东除了张鸣添以外,还有庄青泉,海外信托银行上市以后,积极向海外发展业务,先后在印尼,泰国,英伦及美利坚,加拿大等地开设分行,拓展华侨业务,同时为自己的投资保驾护航。
踏入80年代的时候,海外信托银行增加了在香江的发展,先后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了大捷财务,周羲年家族的经营的另外一家华资银行华人银行,至此海外信托银行自成一系,旗下拥有3家持牌银行,2家财务公司,在香江开设62家分行,全盛时期总资产超过了120亿港元,存款超过300亿港元。
正式成为香江仅次于汇丰,恒生的第3大本地银行。
不过张鸣添却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在1982年2月突然逝世,海外信托银行董事长的职务由资深银行家黄长瓒接任,不过黄长瓒只在海外信托银行做了两年,到了1984年的时候,突然辞职!
本身在张鸣添逝世后,海外信托银行的形势就已经急转直下,黄长瓒的辞职不吝于对海外信托银行的雪上加霜,首先董事局副主席庄青泉与张氏妻子吴辉芮及其子张承中发生争权,双方彻底决裂,庄氏退出海外信托银行,而张氏家族退出恒隆银行及大来财务,接着与海外信托银行关系密切的连串公司,包括大来财务,恒隆银行,嘉年地产等相继破产或被接管,海外信托银行的困难,迅速表面化,被迫大举出售资产。
1984年11月,海外信托银行将刚收购两年的华人银行售予力实集团,并且在海外信托的丑闻被爆出来之前,也已经与郭领灿家族商讨出售旗下工商银行的事务了。
6月6日,香江警方就在香江的启德机场拘捕了数名携带巨额资金计划潜逃的海外信托银行的主要董事,包括董事长吴辉芮,董事局主席张承中,并且通宵搜查海外信托银行的若干分行。
就当大家都以为港府将会与对待恒隆银行的事件一样的时候,接管海外信托银行,财政司突然再次发出声明,宣布港府对於海外信托银行的倒闭,已经有了完全的应对之策,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惊慌。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港府接管海湾信托银行的信号。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