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许珍的信 (第2/3页)
这一块,觉得钱途很大。
投入所有的积蓄,奋力一搏。
还说正在找地方建厂,只是没有合适的位置,目前对此有点发愁。
说完自己,还不忘关注银杏家的商店和田双的瓜子事业,鼓励银杏坚持干下去,当然前提条件是学业不能倒退。如果不能兼顾,还是学习为重,眼光要放长远。女孩子多读点书比较好。
信的末尾除了照例问候家里人的身体,另外就是热情邀请银杏一家寒暑假去那边玩。最好是冬天去,暖和的跟春秋似的,穿个薄薄的外套就行。
知道银杏怕冷,特意拿过来诱惑她。
其实许珍很可惜,要不是为了小弟,她怎么都要把银杏拐着跟她一起干的。聪明伶俐,一点就通,关键是人品信得过,又是学会计的,最好的管账人选。
银杏把信读了三遍,感受着许珍的喜悦和斗志。
按捺不住的提起笔回信,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写了一遍,尤其是银杏商店的顾客盈门,小小的得意一把,跟赵志刚的合作也重点分析。
唯一的忧愁就是想在学校专门租间房子卖文具,害怕没人照管,又纠结没有地方可租,不过目前还不打紧,最担心的还是看到商机后跟风的人多。
总之,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目前一切都好,且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家里人都挺满意,再次感谢许珍姐给她们家一个栖身之所。
对于许珍提的厂子的事,银杏表示大力支持。她写道,“许珍姐,可以把办公室和厂子分开。办公室选在火车站附近,厂子则选址在较偏远的地方,到时候给配辆货车,哪里不愁去不到,只要是同一个城市即可。”
再过二三十年,城市规划,那些偏远的地搞不好就是重点发展对象。当然,这些话她都不敢明说。
晚饭后,照例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总结的时间。
这是银杏规定的,每天必须对卖出去的货物数量进行统计。
还专门画了一个表,折线的,横轴是日期,以天为单位,纵轴是数量,根据折线上升还是下降就知道顾客的需求。
一目了然。
每个月还有一个月统计,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