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来自海上的威胁 (第2/3页)
355年9月,朱元璋率军攻占乌江镇,并于乌江江畔祭拜西楚霸王项羽。
1355年10月,朱元璋率军占领和州。
1356年12月,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归附朱元璋,朱元璋得之大喜,与徐达对视一眼后,朗声大笑道:“东风至矣!”
1356年1月,朱元璋率军从和洲东渡长江,先克采石,后破太平,大军休整十天后,一鼓作气攻入集庆,将它改名为‘应天府’。
于此,朱元璋根基初成!!!
同月,邓愈以胡大海、常遇春为主将,分兵两路,一路攻打扬州、泰州、泰兴,一路攻打如皋和通州,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下五县县城。
就在大军扫荡五县辖地,准备收尾时,常遇春却是遇到了大麻烦。
“伯仁居然也会求援?”
收到常遇春的告急文书,邓愈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尽管邓愈与常遇春相处的时间并不太长,但他对常遇春颇为了解,这个喜欢单骑踏阵,战必突前的猛将,哪里是个会主动求援,邀请友军来分战功的主?
既然如此,那通州地界内又哪来这么强大的敌人,强大到让常遇春求援的程度?
“的确有些麻烦……”
看完整封书信,邓愈知道为什么连常遇春都要求援,他遇到的对手比较特殊,是以张大虎(匪号斜眼彪)为首的海贼,再加上一路诸侯(方国珍)!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东南沿海地带出现海贼并不奇怪,尽管元朝在航海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但也没有禁海令一类的东西。
按照常遇春信中的说法:单是斜眼彪的数千海贼,构不成太大威胁,顶多花点时间就是,但再加上方国珍,就很麻烦了。
方国珍,字子詹,身材高大魁梧,面色黝黑,力气赛过奔马,有四个兄弟,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因为被仇人诬告通匪,被迫逃到海上,聚众数千,往来劫掠。
元末乱世来临,方国珍首义反元,七战七捷,他拥有一支成熟的海军,海上战力强过各路义军、甚至整个元朝,堪称元末第一。
斜眼彪的数千海贼属于方国珍的外围势力,控制通州沿海地带,老巢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