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当然是选择反抗 (第2/3页)
文和所言甚是。”旁边的荀谌等人亦是附和,倒是陈宫愁眉紧锁不发一语。
“不然,文和之言过于稳妥,以儒之见,当取,咳咳,当取冀州!以司隶敖仓之富饶,并州之精兵攻取冀州,扼守险要,主公更有鬼神之勇,张辽曹性为羽翼,董公旧部为爪牙,公台友若文和更有鬼神莫测之智,天下唾手可得。”李儒目光灼热,拖着病体慷慨激昂,“得冀州广袄之地,吞并数年即可挥师青、幽二地,遣一猛将携精兵转瞬可破雍凉之地,二袁公孙瓒刘表陶谦之辈尽豚犬耳!何足道哉!”
“取冀州?冀州地广且四战之地,若取之,主公势力本就强,群雄哗然而攻之奈何?留之兵少不足守,兵多并州之地如何?公孙瓒岂会趁虚而不入?”贾诩反唇相讥。
“够了,文和之计过于稳重,文优之计过于激进。折中吧,搅乱公孙瓒和袁绍战局,让他们尽早打起来,再从中取利。”作为吕布军头号军师陈宫一发言,贾诩和李儒这两个死对头立即止住了争吵,认同的点起头来。
“废话真多,走一步看一步吧。”吕布剑眉一竖,做出决定道,“就让贾诩去并州坐镇,司隶由钟繇做主,长安一带荀谌负责。再以陈宫为谋主,李儒为随军参谋,至于随军幕僚团全由陈宫负责挑选,就这么定了,准备三日,起兵冀州!”
——————————————————分割线——————————————————————
为什么一直以来冀州都被人称为占地面积最大,最丰饶的州呢?原因很简单,《书集传》中说:“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兖河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何为帝都?也就是尧舜禹三帝时期都邑所在地。中土之称也源于此地,《淮南子?坠形篇》云:“正中冀州为中土。”
这里居住着三个可怜的诸侯,一个是袁绍,仰人鼻息而活,活得那叫一个不自在。一个是公孙瓒,他比袁绍强点,也强不到哪里去,如果不是让部下占据了半个青州,恐怕他的地盘出去都不好意思自报家门吧?想想看,幽州本来就屁大点地方,乐浪以北归辽东,也就是公孙度管辖,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