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铁血真汉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章 铁血真汉子 (第2/3页)

小说虽然也有侠义之辈,但是这些豪侠,纵然豪气,也带着几分儒雅的劲头,不失君子风度。

    后来文风改变之后,写出的豪侠豪气之中带着一股子浪荡的味道,也不是纯粹的豪气之辈,至于英气与硬气就更是没看出来。

    但现在,我在萧秋水这么一人物身上看到了什么叫硬气,什么叫有种,什么叫不屈。

    相比于李飞阳的前面的几部书,这部书的风格又是一变,变得英气勃勃,英气逼人,那种年轻人敢想敢干,认定目标决不放手的执着精神,着实令人感到震撼。

    观其文,知其人,我所看到的李飞阳所有长篇作品,基本上都有杀戮与热血,恩怨与情仇,男性气息十足。而写出这种作品的作者,肯定也会有其豪迈热血的一面。

    这种男儿气概,不单单表现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在他的纯文学性质的小说中,也同样伴随着铁与血的气息。

    《红高粱》一书中“我的爷爷”那是一个充满了匪气的男人,但是他勇敢,有血性,敢反抗,虽然人格不完美,但却显得真实,显得豪壮。

    《高山下的花环》一文中的“梁三喜”,他直爽而又精明,但是在生死之间的大恐怖之中,他毅然选择死,却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战友,这才是豪迈,这才是英勇。

    《神鞭》中的傻二,虽然看起来傻傻的,但面对列强的侵略,也会甩起来长长的辫子,前去拼命,这也是一种骨气。

    甚至他的短篇文言小说《狼三则》中的无名屠夫,也是一个血性汉子!

    从上面的几部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李飞阳先生写铁血的男人,写血腥的故事,最为拿手。别人称呼他为“铁血作家”,也不无道理。而李飞阳先生本人的经历,并不比书中的人物差多少,反而要胜过书中人物不知几许。

    昔有班定远投笔从戎,成为历来美谈。今日的李飞阳却也不逊色与古人。

    在越战爆发后,李飞阳扔掉学业,换笔为枪,上阵杀敌报国,在血与火中与敌人殊死搏斗,这种勇气与血性是绝大多数作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