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四章 废长立幼(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 废长立幼(三) (第3/3页)

亲启”

    见状,王允不由的心中好奇了起来,拿着信封翻看了一下之后,发现确实之后这么几个字以后,王允吩咐了那个小人一声后,随即带着信回到了房中。

    到了房中后,王允命人将屋中的油灯点了起来,然后一个人坐在油灯前,将信件拆了开来。

    拆开信件之后,只见信上面的字,和信封上的字体一样,同样都是歪歪扭扭的难看至极。

    “呵呵~也不知道写信的是谁,字竟然写着这么难看!”王允一边嘲讽着写信之人的书法粗鄙时,一边看着信中的内容。

    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王允顿时被惊出一身的冷汗,刚才讥讽的表情也随之被震惊所替代。

    借着油灯的光亮,只见信上写道“他日董卓朝上谈起废立之事时,王大人切莫阻止,否则性命不保!”

    虽然信很简短,但是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却惊的王允一时愣坐在当场。

    沉吟了一会儿之后,王允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急忙向门外叫道“来人,快去把皇甫将军等人请来!”

    吩咐完之后,王允急忙将桌子上的信件小心的揣

    到了自己怀中,然后转身去穿衣服。

    王允只等了不足两个刻钟的时间,皇甫嵩、卢植、朱儁这几位平日里和王允交好的官员纷纷来到了王允的府上。

    见到皇甫嵩等人到来,王允急忙起身出去相迎。

    待到几人碰面之后,还没等王允开口,只见平日里和王允关系最好的卢植,突然从袖兜中抽出一封和王允方才看得一模一样的信件说道“子师(王允字子师)可是为了此事召我等前来?”

    看着卢植手中的信件,王允眉头一皱,看着三人点头道“正是!”

    ......

    自从那日李儒设计害贾诩不成,反被其辱之后,李儒一直想找个机会再次获得董卓的信任。

    听闻皇甫嵩的婶婶是“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的遗孀,而且才貌双全后,李儒便投其所好,将此事告知了董卓。

    董卓听后,亲自去查看了一番,一看之下,董卓一下子就被皇甫嵩婶婶的的美貌所迷住了。

    李儒见状,知道自己复宠的机会到了,于是便向董卓献计。

    最终在李儒的一顿威逼利诱之下,皇甫嵩的婶婶为保皇甫一族安危,无奈做了董卓的小妾。

    得到皇甫嵩婶婶的董卓,大赏了李儒一番,并表明对其那日诬陷贾诩之事过往不咎。

    李儒如愿以偿的复宠了。但是对于董卓此举,贾诩心中却生出了怨恨,不但如此,董卓还因此得罪了一个当朝的大将,那边是皇甫嵩。

    复宠之后的李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趁热打铁的写了一封废除少帝重立陈留王刘协的策文。

    董卓对李儒的这封策文非常的满意,并当众表示,来日上朝之时就让李儒宣读策文。

    几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的董卓等人,派人入宫,请少帝升嘉德殿上朝,大会文武。

    作为骑都尉的刘毅和典军校尉的曹操均在被召集的文武当众。

    那日上午,董卓带着吕布、李儒、李榷、郭汜等人带兵来到宫中。

    此时刘毅、曹操、王允等人朝中大臣均已在嘉德殿内等候。

    看着龙椅上一脸木讷的少帝刘辩,刘毅心中不由的生出一阵可怜之情。

    “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肯怕真是连一个平头百姓都不如!”

    暗自感叹了一会儿,刘毅便抬头看向了少帝刘辩身边的何太后,只见何太后此时正两眼无神的看着众人。

    众人等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大殿外传来了一阵人群走动的声音。

    众人知道这是今天的正主要来了,于是各个整了整衣襟,严阵以待起来。

    见到众人对待董卓比对自己的儿子少帝都要畏惧的样子,何太后本就无神的双眼更加的黯淡了下来。

    众人刚刚打好精神,就见得董卓右手握住腰间的长剑,左手

    拉着还不足其腰高的陈留王走了进来。身旁的吕布和李儒二人紧紧的跟随着董卓。

    一入大殿,只见董卓来到众人面前,拔出腰间的佩剑,环视了一圈众大臣后说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话毕,董卓便命李儒上前朗读策文。

    只见李儒慢步来到董卓身边,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打开手中的锦帛开始朗读了起来。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何氏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刘辩为弘农王,皇太后何氏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策文读完,董卓吩咐左右兵士,不理会皇太后何氏的反抗,硬生生将少帝扶下龙椅,解其玺绶。然后北面长跪,对刚刚年满七岁的陈留王称臣听命。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