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7)丰收季 (第1/3页)
闲适的生活,大抵上就是如此,白天努力在地里耕耘,傍晚便回家与家人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唠上几句家常,然后一起在院子里休息乘凉,望着远处的落日余晖,彼此相视一笑。
对现在这样吃的饱穿的暖,能自给自足的生活再满意不过。
黄泉村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差不多是这样,日复一日,听着枯燥,可实际上却别有一番滋味,真正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那么多的纷争,没有那么多的苦恼。
村里的人,住处大多都挨得很近,邻里之间感情也都不错,得了空便会去串个门,若是做了什么好吃的,也都会分享给附近的人,大家聚在一起一块欢笑一回。
转眼间,春去秋来,又到了黄泉村收获的季节,那田里种下的谷物都成熟了,一眼望过去,金黄色的一片,在阳光下,极为壮观好看。
每每到这个季节,黄泉村的村民几乎是全体出动,大家不分彼此,互相帮忙着,将成熟的谷物收拾干净。
黄泉村的村民们祖上听说是因为逃离战乱,才来到的这个地方,瞧着这处生机盎然,便就此在这住了下来,开垦土地。
村里的人都听闻这么一件事,说这第一批来到这地方里的人当中有一江湖道士,那道士见着此处风水甚好,便开了天眼,仔细瞧了瞧,这一瞧就了不得了,这道士发现此处竟处在阴间黄泉路的上方。
白日里阳气足,夜里的阴气也是旺盛的可怕,黄泉村的村名便是由此而来,众所周知,阴气多的地方妖魔鬼怪肯定是少不了的,那道士因此劝说过村民们离开,但却没也有人听他所说的话。
想想也是,好不容易逃离了战乱,来到了一个和平安静的好地方,谁会想离开。
那道士见劝说无果,为了保住黄泉村的村民,他也住了下来,并许诺发誓只要黄泉村还在,他与他的后代便保这黄泉村一日,因此黄泉村到了这一代,还真的存有道士一脉。
黄泉村的村民,敬称道士一脉的人为先生,那道士姓氏为慕容。
村子里夜晚的阴气实在过重,这第一任的慕容先生住在这村子里,观察着村子里的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变化,比如说,村里村外可有哪处有花草枯萎了,或者说哪户人家的人容颜突然变得憔悴了,亦或是有哪位村民身上阴气过盛,慕容先生日夜担忧着,就怕哪天村子里出了什么乱子。
慕容先生待在村子里久了,终于发现了些许端倪,这黄泉村的过重的阴气按理来说,寻常村民是无法承受的,可过了这么久,村民们都相安无事,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有什么东西将这多余的阴气抵消了,二就是这阴气被什么东西给引上了身,察觉到了这一点,慕容先生便观察的更细致了,他终于发现了这黄泉村村民得以相安无事的秘密。
自黄泉村建村起来,几乎每隔那么些年份,便会诞生一个天生体弱多病的孩子,由于这孩子体质实在太弱,本来就摄取不了阳气,便让黄泉村的那些过多的阴气给钻了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